退场。
    唰唰。
    以徐达、李善长为首的大臣们纷纷起身,拱手恭贺道:
    “值此新年之际,臣等恭贺盛世明君,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贺皇后娘娘千秋!”
    说罢,众大臣皆是跪伏在地,带动了皇子妃嫔们,也都是跪地行礼,山呼万岁。
    “哈哈哈,起来吧起来吧,今天是家宴!”
    朱元璋似乎心情不错,大笑着摆了摆手,道,
    “大规矩都免了吧!坐,坐!”
    “都坐!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喝他个痛快!”
    众臣这才纷纷落座,唯有李善长站着,从怀里掏出来一本奏本。
    “嗯?”
    “丞相啊,今天是宴会,就不议论政务了,你还掏本子干啥?”
    朱元璋见状,有些不悦的道,
    “收起来收起来,咱现在不想看见这个!”
    然而,李善长却是摇头一笑,道:
    “回陛下,这是奏本,但也不是奏本,而是喜报!”
    “今天户部的税,已经从各地收缴上来,并统计出来了!陛下想看看吗?”
    听到这话,朱元璋目光顿时一凝。
    “统计出来了?”
    “快,给咱说说!有多少?”
    在场众人也都看向李善长,对于大明一整年的税收情况颇为好奇。
    “回陛下,今年一整年,我大明朝全国的税是——”
    李善长翻开手里的奏本,朗声道,
    “一千七百五十万石稻米,四百万石麦子!”
    “这是去年的两倍之多!”
    “陛下,有了这个数字,朝廷可以底气十足的宣告今年是个丰收之年了!”
    朱元璋:“!!!”
    “这么多?!”
    他满脸惊喜的道,
    “好,好啊!加起来都有两千多万石了!大丰收,大丰收啊!”
    “咱大明有这样的一天,不容易啊!”
    “来来来,为了这一场大丰收,咱们一起,干一杯!”
    说着,他亲自端起了酒杯。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众人也都是喜气洋洋,纷纷举杯,与皇帝一起,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内侍上前,将李善长手中的奏本拿起,快步走到朱元璋的面前献上。
    哗啦,哗啦。
    朱元璋快速翻看着奏本上的详细数字,嘴角的笑意已然是压不住了。
    辛辛苦苦治国好些年,前些年不是天灾就是兵祸,以至于国家的发展说不上迅速,只能算是稳定。
    也就是今年,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赢特赢!
    这么多粮食,足以充盈国库,而国库一旦充盈起来,那滚雪球的速度可是很快的!
    此时此刻,老朱已经在幻想自己明年展开拳脚,大显身手了!
    “陛下,臣等还有贺礼送上。”
    李善长又道。
    朱元璋眼皮都不抬,摆手道:
    “都说了是家宴了!礼物一律不收!你们怎么还来?”
    “不收不收!咱一件都不会收的,全都拿回去!咱啊,什么都不缺!”
    听到这话,李善长却是不慌不忙。
    “回陛下,这贺礼不是东西,而是在臣等的共同努力下,对陛下您功绩的一点小小颂扬。”
    “陛下请听——”
    话音刚落,身后一众勋贵皆是站了起来,人手一本小册子。
    “嗯?”
    朱元璋合拢了手里的奏本,饶有兴致的看向众人。
    “乾坤既育,日月交辉,有皇降世,光被四夷。龙颜凤姿,天赋异禀,握符御历,应天顺人……”
    “暴元无道,天下纷乱,干戈不息,民命难安。皇帝崛起于草莽之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智勇为矛,仁义为盾,扫清寰宇,一统江山!”
    “海内晏然,万民归心,颂声载道,日月可鉴!皇帝御宇,德被苍生;减赋轻徭,休养生息;开疆拓土,威震四方……“
    “皇帝之功,可比日月;皇帝之德,可昭天地!皇帝之治,可比尧舜;皇帝之仁,可比禹汤!”
    “……”
    众人一顿朗诵,听得朱橘人都有点傻了。
    “我擦,这帮人是真的能拍马屁啊!牛!”
    他忍不住道。
    再看老爹……此刻的老爹,竟然是眯起了眼睛侧耳倾听,还一副挺享受的模样!
    果然,还是很吃这一套的啊!
    “吾皇圣明,古今唯一!”
    李善长与一众大臣慷慨激昂的称颂道,
    “吾皇,万岁!”
    “万岁!!!”
    众人齐声,震耳欲聋,甚至整个奉天殿都抖了一下!
    “哈哈哈……这是谁想出来的?”
    朱元璋见状,忍不住笑道。
    李善长看向胡惟庸。
    “回陛下,是微臣想出来的。”
    他一脸诚恳的道,
    “当然,提议是微臣提议的,但颂词里的内容,却是大家集思广益,一同创作的。”
    “可以说,每一句颂词,大家都是用了心的,是真心实意的称颂陛下,而非溜须拍马!”
    朱元璋笑得乐不可支,被马秀英扯了扯衣袖,方才停了下来。
    “弄得不错,弄得不赖,哈哈哈……”
    老朱笑着赞许道,
    “不过,咱没那么厉害!还什么堪比日月,比肩三皇五帝都来了。”
    “你们啊,把咱抬的太高了!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从农民一路走上来的皇帝。”
    “当然了,你们的心意咱领了!这一首颂词虽然肉麻了些,但在咱看来,比那些祥瑞啊什么的,要好!”
    “坐吧坐吧!”
    胡惟庸称谢而坐,朝着李善长投去感激的目光。
    在这种场合,恩师特意点他的名字让他露脸,在陛下那里得到了一个好印象。
    这种机会,可是极其难得的!
    “你们几个。”
    朱元璋看向朱标等皇子,道,
    “咱看到你们也都拿了礼物来了,按理说,你们是咱的儿子,收你们的贺礼没啥。”
    “但今天咱说都不收,那就都不收!你们的礼物都收回去吧!那些珍宝古玩,还有什么天石地玉之类的祥瑞之物,就更不要拿出来了,自己留着吧!”
    朱标闻言,捏了捏手中的礼盒,这里头,是他精心挑选的珍玩。
    但最终,他还是放下了礼盒。
    “既然父皇这么说,那儿臣等就不献宝了。”
    他带头表态。
    朱棡、朱棣等人却是微微有些失望。
    这些礼物可都是精心准备的,就想着在父皇面前露一下脸,得到几句夸奖。
    难得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朱橚听到朱元璋的话,手里攥着一本小册子,却是有几分犹豫。
    自从上次彭玄对朱橚高度赞扬之后,朱元璋对这个老实巴交的老五也多了一些关注,此刻见他犹犹豫豫,便开口道:
    “老五,你怎么了?”
    “是有什么话要说吗?”
    唰。
    朱橚站了起来,略有些结巴的道:
    “回……回父皇。”
    “儿臣有一件东西想送给父皇,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也不是天材地宝。”
    “是上回父皇鼓励儿臣编纂的书册,儿臣已经将大体的框架给搭建出来了,将那些可以救荒的食物做了大致的分类。”
    “书名,儿臣也已经想好了,就叫做《救荒本草》,这本册子,就是救荒本草的目录。”
    听到这话,朱元璋目光一凝。
    “这么快就鼓捣出来了?”
    他招手道,
    “这可是好东西啊!编纂出来,意义非凡!”
    “拿来咱看看!”
    内侍迅速上前,将朱橚手中的小册子交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朱元璋翻开目录,仔细的查看着。
    一旁的马秀英也是把脑袋凑了过来,只是扫了两眼,便露出了讶然之色。
    “老五还有这本事呢?”
    “这目录,写的很精细啊!这是一本好书,灾年能让人活命的好书啊!”
    她抬眼看了朱橚一眼,对这个内向的孩子刮目相看。
    没想到皇子里面,还有这样一个另类!
    “这就叫闷声不吭干大事!”
    朱元璋称赞道,
    “老五,你的这本书,咱只给你三个字的评价——”
    “好,好,好!”
    “发心好,立意好,内容更好!”
    “从这本册子上,咱看出了你的用心,也看到了你身上的才华!这件事情,咱会全力支持你去做!做出来之后,一定大量刊印,而后颁布天下!”
    “咱会让你周王朱橚的名声,传遍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