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三十一章 疯抢EYEQ7的车企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各种实验测试以及适配的……如果有深度定制的需求,那么还要留下一部分深度定制的时间。

    智云集团EYEQ项目组的人手也是有限的,能够用来配合车企进行适配优化,乃至深度定制的技术人员数量也是有限的……这客户一多,自然也就需要排队了。

    这些车企们,现在抢的就是这个排队时间!

    为了抢时间,让智云集团这边尽快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深度定制或优化适配,他们连价格都不怎么谈,稍微砍个价,大概过得去也就签合同了。

    虽然这套EYEQ7系统还是老一套的算法加芯片,加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其他传感器打包出售,这个打包价格也不便宜…不过这些车企们也没打算把这套系统用在低端车型上的,基本上都是拟定用在二十万以上的车型上。

    这个售价的车型,是有价格空间来支撑这个智驾成本的……更别说,其实很多汽车厂商把这套系统搭载在车上后,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收费来回收成本,比如有的车企会向买了车后的消费者,提供一次性卖断或月付费的模式降低成本。

    这个很有意思啊,辅助驾驶的硬件已经随同车辆卖给消费者了,但是开启辅助驾驶模式,还要另外付费……

    小蓝汽车以及特斯拉等诸多车企都是就是这么干的……

    海蓝汽车是个例外,海蓝汽车的高端车型标配或中端车型选配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不需要额外付费买单或月租……

    也别觉得海蓝汽车是做善事的,其实他们的模式其实更极端:他们直接把钱算进车辆售价里了。

    如海蓝SLMC要选配L4.2系统的自动驾驶功能,需要额外支付十八万,这个价格可不便宜。

    并且后续的升级也需要另外付费,比如最开始的是L4.0系统,升级到L4.1系统,需要额外再付费三万。

    L4.1升级到现在的L4.2系统,需要再付费三八万。

    这还是国内的价格,如果是海外发达国家的里,选配以及升级价格更贵!

    低配车型里的标配L3也类似,说是标配,似乎不要钱一样,也不用什么月租或买断费用!

    但是依旧被算进了车辆售价里。

    同时后续升级一样要额外付费!

    最重要的是海蓝汽车的L3级别的成本其实很低的,算法技术都是多年前的淘汰老技术,硬件方面也是成熟落后产品……硬件成本撑死了几千块。

    它们用的芯片都是EYQ4芯片,这个芯片是好几年前的十纳米工艺的,现在智云集团半导体都已经推出了EYQ6芯片了……中间差了两代。

    当然,因为EYQ系列芯片,本来其特殊构架以及体积和功耗都比较大,而且采用的还是2.5D封装,哪怕是十纳米工艺的EYQ4,其算力依旧不差!

    对比现在的PX8芯片,这个芯片看似用了五纳米工艺,但是芯片的整体面积并不大,成本也比较低,构架也差一些,其整合算力是远不如同样采取五纳米工艺制造的EYQ6的……这两者,可不是同一级别的产品。

    大概就是同时代旗舰产品和中低端产品的差异……其性能差距很大的。

    海蓝汽车的L3辅助驾驶,使用的其他零配件,尤其是感应器方面的硬件成本都是成熟产品,并且经过多年的大规模生产,成本已经下降到了一个非常便宜的程度。

    而智云集团的发布的EYEQ7系统,那可就不一样了,虽然感应器东西也差不多,但是智云集团那边还要加一手价格……人家打包卖的,要赚差价的。

    这样也就导致了,其他汽车厂商使用这个EYEQ7方案的成本,其实比海蓝汽车用L3辅助驾驶的成本,要高很多……至少是翻倍的成本。

    各汽车厂商采购EYEQ7方案,其成本支持并不低……然而,没有哪怕一家汽车厂商在价格上进行纠缠,都很痛快的签署了合同,为的就是尽快进行适配。

    短短几天内,先是小蓝汽车,然后是大米汽车,紧接着华威汽车这三家智能终端厂商转行来的代表厂商,随后比亚迪方面也是和智云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虽然签署合同的时间更晚,但是拿货的价格更低,并且智云集团那边还会优先派遣团队为他们进行优化适配。

    因为比亚迪的体量足够大,订单量更多!

    人家的新能源车型可是一年产销量奔着两百万台去了……并且走的还是比较特殊的插混车型,差异化竞争优势很明显,二十万价格左右的车型也卖得很红火的。

    小蓝汽车一年销量看似十多万辆很牛逼了,但比亚迪有好几款同等价位的车型销量都超过它……

    更别说人家还有一大堆十五万到二十万价格区间的车型了,其销量非常大的……

    同时比亚迪也是目前智云集团EYEQ项目组的核心大客户,以往为他们提供L2级别以及L2+级别的辅助驾驶方案。

    大客户是有优待的……小蓝汽车这些吹得再牛逼,销量也就这么点,拿货的价格自然没有比亚迪拿货的价格便宜!

    比亚迪之外,国内的其他一些搞新能源车型的厂商也陆续找上来谈合作,只不过他们的订单量都不大……

    海外车企方面,最先找过来的是特斯拉,尽管他们之前已经放弃了使用EYEQ方案转而使用自研辅助驾驶技术,但是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了……现在行业内稍微消息灵通点的人都知道,明年的L3辅助驾驶技术不说烂大街,但是也能够在二十万售价以上的新能源车型上大规模普及了,他们特斯拉自然不会死抱着自家的辅助驾驶不撒手。

    于是乎,他们又跑回来和智云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订购EYEQ7方案,准备用在他们的高配车型上,而低配车型则是继续用他们自己的辅助驾驶技术。

    水果汽车更不用说了,同样也下单订单……他们本来还打算用自家的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辅助驾驶技术呢,但是现在一看智云集团的EYEQ7方案都出来,还考虑啥,订购一批用在高配车型上是必须的,低配车型用自家的辅助驾驶方案就行了。

    特斯拉和水果汽车的选择,都差不多……

第六百三十一章 疯抢EYEQ7的车企们-->>(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