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公司进军智能电动车,而且还跑去和徐申学谈合作,外界虽然不可能知道他和徐申学谈了什么,达成了什么具体协议,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水果真的要造车,而且还和徐申学达成了合作协议。
这个消息也很快在全球各地流传起来……水果公司的牌面还是有的,好歹也是世界顶级高科技企业之一,不要脸一点都可以来一句:仅次于智云集团!
这样的企业开始大张旗鼓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这让不少汽车厂商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尤其是国际上的那几家传统燃油汽车巨头……他们这些年虽然也陆续转型推出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插混或增程,纯电这三大技术路线都有人搞。
但是他们的成效说实话很一般。
通用福特这两家不用说了,新能源车做的和垃圾一样,连个靠谱的量产产品都没有。
大众集团等欧洲车企的新能源车虽然也有,但是在华夏市场里被吊打,甚至在欧洲市场里也卖不过海蓝汽车和特斯拉……
丰田,本田,现代等日韩车企,也是依托华夏市场开发各类新能源车,但是做的都不行……国内市场里,说起新能源的时候,基本上插混首选比亚,纯电或增程首选海蓝,后续又加上一个海蓝汽车集团旗下的艾拉。
去年开始,就连威酷电子这个跨行过来的汽车新兵,只依靠了区区一款车型,也就是小蓝2020,就在同价位的新能源车销量上吊打了他们。
小蓝2020卖的也挺不错的,光靠一个国内市场,年销量都奔着十几万辆去了,同时还在积极扩张海外市场,而且扩张的市场也不是什么欧盟,而是威酷电子的传统主要智能终端市场,也就是东盟以及南美地区。
很多分析师预测,光靠着威酷电子旗下的忠实粉丝,生态用户的庞大数量,威酷电子旗下的小蓝汽车,都能卖出去二三十万的年销量……
然后……国内还有一大票实力非常强悍的其他新能源汽车厂商。
比亚迪不说了,新能源领域里的老二,放在全球,其年销量也是排第二的,仅次于海蓝汽车集团。
国内的其他汽车厂商,比如合资品牌宏光、传统车企的自主品牌埃安等车型销量都不错。
再加上新势力一些厂商的车型都卖的挺不错。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同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很多传统国际燃油车厂商巨头,一个个在这里都得甘拜下风。
这本来就汽车行业就进入了颠覆时期,新能源车型的风头太强劲……现在水果又跑过来搞风搞雨,这就让他们很担心啊!
这一担心,那么求变的心思也就更强烈了!
尤其是美国以及欧洲的部分车企……嗯,日韩的车企目前是例外,尤其是日本的车企,全球燃油车销量依旧非常良好,而且供应链包袱太重,想要大幅度转身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反倒是欧洲车企,对新能源拥抱的非常积极。
在库克离开深城后,大众的CEO也飞到了深城和徐申学进行面谈。
来的目的很简单,确保大众能够在明年,能够获得充足的固态电池供应份额……本来之前就已经陆续谈过了,也提前下过订单了……但是库克不讲武德,亲自跑过去和徐申学面谈,而且业内传闻,还真让库克拿到了不少的固态电池份额。
而明年海蓝汽车外销固态电池产能是有限的,这水果公司拿走了一部分,也就意味着其他公司会少拿。
大众集团的CEO就要确保,自家公司的固态电池份额不会被短缺或拖延交付。
至于增加份额,这就不指望了…抢固态电池产能的汽车公司太多了,如此情况下想要增加供应份额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是巨大的……得不偿失。
想要更多的固态电池,还不如多等两年……海蓝电池正在疯狂扩张固态电池产能呢,预计每年都能增加不少产能。
随着大众集团的CEO也飞过来了商谈固态电池份额,其他汽车公司的CEO们一个个也是紧张起来了……明年海蓝电池的固态电池份额,可都关系着他们明年发布的高端智能电动车的成败呢。
要是到时候没有了固态电池供应,岂不是要傻眼?
于是乎,很多车企的CEO也陆续找上门来,生怕自己明年的固态电池份额被挤占了。
当然,也不是全部大型车企的CEO都会跑过来,通用和福特的CEO就不来……来了也没用,徐申学暂时不打算对这两家公司供应固态电池。
当年这两家公司联手把海蓝汽车赶出美国市场的时候,徐申学旗下各企业就已经停止了和他们的很多合作……比如先进的芯片和动力电池都买不到,只能购买落后一代的产品。
然后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以及日产这三家也没来,他们依旧沉浸在燃油车销量神话里,拒绝承认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到来!
但是……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承认,随着海蓝汽车集团把固态电池给弄出来并大规模应用后,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全面到来就已经不可阻挡了!
现在,是智能电动车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