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的技术实力!”
“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初步找到了此次任务失败的主要问题!”
“三个月后继续进行第二次试验飞行,这是我们的技术团队初步给出的时间表!”
“最后,就算第二次飞行也失败了,这也是正常情况,火箭在研发阶段里的实验飞行失败是正常现象……至少对我们南门航天而言是正常情况,诸位不用进行过度解读!”
“我借用我们南门航天的首席火箭科学家邓飞跃教授的话:一次的成功来源于十次失败的积累!”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走出会场准备离开的时候,有记者看到了不远处徐申学正在乘坐高尔夫代步车前往远处的火箭工厂!
八号火箭首次试飞这么的事,尤其首飞还失败了,但是徐申学还从来没有公开说过话呢……记者们都知道徐申学这段时间里都在南门航天待着,但是却找不到采访徐申学的记者。
这好不容易见到了人,一大堆记者就隔着两百多米高喊:
“徐董,能不能接受采访,给我们五分钟就好!”
“不用五分钟,一分钟就好,麻烦徐董说句话吧!”
刚从办公楼离开,和邓飞跃等几个南门航天的高层一起准备前往探测器工程,查看新型月球登陆探测器的徐申学,这个时候也听到了不远处记者们的喊话!
尽管平常时候徐申学不接受采访,不过在八号火箭首飞失败的背景下,徐申学觉得还是有必要接受一下采访!
当即他让代步车停下,并对着身边的工作人员吩咐了几句:“你去请三五个记者过来,给他们几分钟时间做个采访!”
当即就有工作人员过去,从一大群记者里挑选了五个记者过来,能够被选过来的记者,都是重量级媒体的记者,国内外的都有。
记者们过来后非常珍惜时间进行采访……想要抓住一次采访徐申学的机会,那可是非常难得的,而且工作人员过去的时候也只说了,徐董只给五分钟的时间。
他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五分钟时间!
最开始的时候,提问的是国内的一家大型媒体的记者:“徐董,我们的八号火箭在首次试飞里就实现了巨大的技术突破,成功让自重两百多吨的一级助推器的回收成功,请问你现在是什么感受?”
徐申学道:“我的感受啊,还算不错,八号一级助推器是一个庞然大物,想要让这样的大家伙乖乖的受控回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我们的技术团队解决了诸多难题,最终实现了首次试飞成功回收,说实话,这已经超过了我的预期,原本我以为会失败来着!”
“毕竟当年的五号火箭的陆地回收以及海上回收试验,还有七号火箭的悬臂回收都是经过了多次的失败后,最后才获得成功,而在八号火箭上,我们首飞就回收成功,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接着,又有一个美国的记者用着略带别扭的中文提问:“徐董,你好,刚才记者发布会里我们得知了红龙航天飞机在分离后不久就爆炸了,请问这里头是不是存在重大技术问题?会不会影响到南门航天的后续计划?航天界里也有很多技术专家认为,超重型火箭加航天飞机的组合技术路线风险极大,是不可能实现的技术路线,请问你如何这么看待?”
徐申学略微沉思了两秒后道:“红龙航天飞机的确还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不过问题不算太大,我的专家团队已经给了我一个初步技术方案,不用多久你就能看见改进后的红龙航天飞机继续进行飞行!”
“红龙航天飞机的技术问题,不会影响到我们南门航天的后续一系列计划,我们的太空港计划以及月球科研基地不会改变,将会按照预期继续进行推动!”
“至于外部专家认为超重型火箭和大型航天飞机的组合技术风险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相信我的技术团队的判断……毕竟,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团队,他们的优秀能力给了我充足的信心!”
接下来,又有其他记者陆续问其他问题……国内记者问的时候都比较友好,都是侧重一级火箭助推器的成功,八号火箭的重大意义等,基本上不问红龙航天飞机失败的问题。
而国外记者则是反过来,对助推器回收成功直接忽略,重点询问红龙航天飞机的失败相关问题,然后还会附带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
比如就有个记者问,航空探索是全人类的事,航天探索成功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成功,为什么南门航天不开放航天技术以及月球探测成功?
对这种问题,徐申学都懒得回答。
还有记者见这一次的采访机会难度,虽然他们这一次是奔着航天相关来的,但是也不妨碍他们顺带问其他一些领域的问题。
比如很多人关注的固态电池问题!
“徐董,众所周知,现在的海蓝汽车集团开发出来了固态电池,目前这种固态电池技术,除了海蓝汽车集团自用外,也已经逐步应用在大量的不同品牌的智能终端领域上,那么海蓝汽车的固态电池是否会对其他厂商开放?”
徐申学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略微思索了几秒钟,然后才道:“固态电池的出现是巨大的技术进步,采用了固态电池后的各项智能终端或电动车等产品,将会彻底摆脱电池燃烧起火的风险。”
“同时,我们海蓝汽车集团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一直秉承着为全球人们谋取福利,维持开放共享的精神,先后陆续开放共享超过三千项各项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技术专利,其中包括上百种核心专利技术。”
“尤其是在充电桩技术上,我们从来都是进行免费的技术开放,全球所有企业都可以免费采用!”
“而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半固态电池技术也陆续选择了共享,通过和宁代电池的技术合作对外开放,目前全球已经有数十个汽车品牌陆续采用了我们的磷酸铁锂电池以及半固态电池!”
“在固态电池领域里,为了让全球人们都能用上安全而高效能的固态电池技术,我们在去年开始陆续向各类智能终端厂商提供固态电池。”
“而在电动车的动力电池领域也不会例外,我们将会继续敞开胸怀,为全球各地的汽车品牌提供优质的固态电池产品,只不过固态电池的技术难度大,产能扩充困难,目前我们的固态动力电池产能还比较有限,自用尚且不够,暂时还无力对外大规模供应!”
“不过,一旦等我们解决了产能问题就会向其他汽车厂商供货,这一点,我是
第六百零九章 采访徐申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