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七章 全球瞩目的八号火箭首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还会特地安排一场实验火箭发射活动,不为别的,就为了给来自全球的旅客们上演一场火箭爆炸表演!

    当然,这火箭实验本来也需要搞,并且本来都是追求极限实验爆炸去的,倒不是说额外增加……只是时间安排上会迁就游客。

    反正都是要炸掉的,还不如选在旅游高峰期来个爆炸呢!

    但是在很多普通人看来,这就像是南门航天专门炸给游客看的……很多人都说,南门航天是最有良心的旅游公司,为了游客看的爽,价值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大烟花说放就放!

    偶尔还给游客来个大的……价值好几个亿的超级大烟花!

    广告业务以及航天旅游业务,也让南门航天获得了商业发射订单外的营收……虽然总额不多,但是也能够缓解南门航天的沉重资金压力。

    南门航天搞月球基地计划,也是很花钱的,该计划的资金来源一部分来源于股东的投资,徐申学、智云卫星、相关航天企业都按照持股比例增资了大量资金……

    这个是大头,南门航天已经陆续从各股东里获得了差不多五百亿资金,光是徐申学自己私人就增资了接近三百亿。

    还有一部分则是来源于星海能源的氦三订单的定金,毕竟月球基地就是为了开采氦三,而氦三的未来唯一客户就是星海能源,星海能源那边提前给钱也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一克氦三还没见着,但是星海能源已经正式和南门航天签署了订购氦三的订单,并为此支付了一百多亿的氦三订单的定金了,用以支持南门航天的月球基地计划。

    然后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各种补贴,这部分也不少!

    而剩下的资金,则是需要依靠南门航天自筹,自筹则是依靠商业发射、广告、航天旅游等业务的利润……

    南门航天自筹资金的压力也很大,要不然也不会费尽心思卖广告,搞航天旅游了。

    他们是真的缺钱啊!

    ——————

    外部大量现场观众涌入,都等着第二天的八号火箭首飞。

    下午时分,徐申学和南门航天的技术专家们开了一场小会议,听取了一些技术性报告。

    但是从技术会议里众人讨论以及反馈的预测来看,这一次的首飞实验恐怕不会很乐观!

    “一级火箭问题不大,但是红龙航天飞机是第一次实验飞行,出现问题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徐申学听到技术专家们的反馈,倒是不太在意,说首飞嘛,炸了很正常,不炸才是怪事!

    对于明天的八号火箭发射可能失败,徐申学是有心理预期的,不是他不信任南门航天技术,而是南门航天在搞实验飞行的时候,炸火箭那是传统……一次就成功,那才是意外!

    以往的五号火箭、六号火箭、七号火箭以及搭配的早期二级火箭、后期的白龙一号、二号航天飞机的实验飞行,基本都是各种炸炸炸……

    不是起飞阶段就炸,就是回收阶段炸,总会出点什么意外!

    不说太远的,且说七号火箭,在获得全部成功之前,其一级火箭试飞测试阶段一共炸了四次。

    前面两次是飞行过去就爆炸,后面两次是回收失败爆炸。

    不过炸了四次后也暴露出来大量的问题并得到解决,然后在第五次和第六次才发射并回收成功。

    其二级部分,也就是白龙二号航天飞机,也是失败了好几次……

    真说起来,白龙二号航天飞机的技术复杂程度,比七号火箭的一级火箭要更高,更难,所以前几次使用五号火箭搭配实验的时候,也出过好几次意外,后来才获得成功。

    在这两个核心子系统分别实验,陆续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后,这才合并在一起进行所谓的首次飞行实验,并获得了非常难得的一次性成功。

    而八号火箭的话,则是比较特殊一些……上面的一级火箭已经进行过多次地面实验,可靠性已经得到了验证,再加上在七号火箭上积累的深厚技术以及经验,其第一次实际飞行出现问题的概率有,但是技术专家团队表示问题不大。

    倒是红龙航天飞机第一次实验飞行,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而一级火箭部分的话,则是问题不大,技术团队对此信心比较充足!

    八号火箭的一级火箭虽然看似很大,什么新技术似乎都是新研发的,但实际上各项子系统都已经在七号火箭上得到了验证……这火箭,实际上是在七号一级火箭的成熟技术上发展而来的。

    如火箭上采用的并联发动机是毕方C型发动机,该款发动机经过大量的前期测试,同时也在去年开始,就在七号火箭上大规模使用,整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靠。

    虽然之前的七号火箭只使用了七台发动机,而八号火箭则是使用二十七台发动机,发动机的数量差异比较大,导致八号火箭上的发动机并联控制技术更复杂……但是这对于秋天航天企业而言是非常困难的技术,然而对于南门航天而言并不是什么太难的技术。

    南门航天依赖起家的五号火箭,采用的就是多火箭发动机并联技术,在这领域里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以及技术。

    同时八号火箭的二十七台发动机并联技术,也是经过了详细的理论验证,超算模拟,同时在这之前也进行了大量的地面实验,确保没有问题后才装机进行第一次实验的。

    南门航天独家的火箭智能操控系统,能够对每一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进行操控,实时分配动力输出,只要不是超级满载,整个发射系统就拥有充足的动力余量,哪怕是同时出现好几台发动机故障,火箭智能操控系统依旧能够让火箭稳定飞行并继续执行任务。

    箭体方面的各项技术,南门航天方面也储备的极为丰富。

    也包括核心的一级火箭悬臂回收技术,南门航天都已经在七号火箭上玩的非常成熟了。

    这一次一级火箭的首飞风险有,但是技术团队认为可控,就算出问题,大概率也是出在悬臂回收阶段。

    八号火箭的技术难点,其实不在一级火箭部分,而是在于二级部分!

    八号火箭的二级部分,并不是传统火箭里的二级不可回收火箭,也不是可回收的二级火箭,而是延续了南门航天玩了多年,技术比较成熟的航天飞机技术路线。

    这和太平洋对岸里的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搞的超重型火箭星舰,使用二级可回收火箭是有巨大差异的。

    马斯克的星舰,之所以搞二级回收火箭,那是因为他们想要直接用这款火箭搞火星登陆,这个二级火箭还需要承担星际航行,然后再返回地球的重任。

    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玉兔星际飞船,也没有可以为玉兔星际飞船提供燃料补给的后勤空间站……没那技术,做不到。

    所以他们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直接用二级可回收火箭来承担这些职责,而这带来了更高更高的技术风险,同时更低的载荷量。

    说白了,这玩意还是传统航天技术路线,只不过多了个可回收而已……

    但是南门航天的技术路线不是这样,南门航天是把对外星探索分成了两个部分:火箭负责地球到空间站,星际飞船负责空间站到月球或火星的。

    为了降低地球到空间站的运输成本,为了获得更大的单

第六百零七章 全球瞩目的八号火箭首飞-->>(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