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陈洪死了。
胡宗宪、李春芳都是一惊,睁大了眼望着张居正,几乎不敢相信。
堂堂内廷宦官二号人物,就这样突然伏诛,连同潜邸被抄。
内廷之争,犹在前朝之上。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内廷,将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清洗,凡陈洪义子孙儿,一个都别想跑。
如果不是内廷故意放出风来,陈洪的死,将是静悄悄地,连个人知道都不会。
换作前朝国臣,绝然不会如此。
宦官。
生死荣辱皆系于皇权。
荣亦荣,辱亦辱,荣时光芒万丈,辱时漆黑一团,令人唏嘘。
胡宗宪、李春芳长嘘短叹过后,又将目光望向了高拱。
近日以来,次相常常代替元辅,前往玉熙宫奏对,竟无有错漏。
人有喜怒哀乐,有时不知为何而怒,忽然而哀,圣上亦不能免俗,且怒、哀较之常人更为滔天。
但次相却能精准把控圣上喜、乐之时,前去觐见,然后,满面春光回归内阁。
能成为内阁阁老,哪个不是人精,之前就猜测过次相与内廷哪位大太监有了联络。
猜过吕芳,猜过黄锦,却没有猜过陈洪,前两位大太监轮流在玉熙宫侍君,更能明悉圣上喜怒哀乐。
陈洪跟在同侪、内阁阁老陈以勤去执行“清丈田亩、均地于民”国策去捞功德去了。
万万没想到,陈洪人不在,那些义子干孙也是做事啊。
胆敢泄露圣上心迹给次相,这与泄露圣上行迹何异?
陈洪掉了脑袋。
其义子干孙也要掉脑袋。
不顾掉脑袋都要做的事,次相从中到底充当什么角色?
高拱顾不得在乎同僚们的想法,脑子在疯狂思考问题。
陈洪的死因。
他、杨博、陈洪的勾兑是否已为圣上所知?
江南,准确地说浙江衢州府,矿难、民乱之事是否发生了变故?
吏部尚书、晋党党魁杨博,是否在劫难逃?
他,又该怎么自保?
纷杂的思绪,让高拱心潮起伏。
能让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身死抄家的罪,显然不是小罪。
即便与开化、德兴两县矿难、民乱无关,但事后锦衣卫,和新东厂厂公,绝对能顺藤摸瓜摸到江南。
哪怕陈洪的死,不是因两县矿难、民乱而起,锦衣卫、东厂也能反过去查出两县矿难、民乱的真相。
那衢州府知府杨俊民绝对逃不掉了,所有贪赃枉法、弄权的事也就遮掩不住了。
罪孽滔天,必会牵涉到其父杨博和杨家身上,以圣上大律,杨博就是不死,也要就此离开朝廷。
当所有的事涌上心头,高拱猛然发现,自己似乎有罪,但又好像没罪。
在整个事件中。
开化知县余凯、德兴知县孙文,是儒家门生,儒家让二人以死揽下全部罪孽。
儒家在帮助杨博、陈洪,来化解江南二人“儿子”铸下的大错。
而儒家为了儒释道三方辩论,以牵线搭桥的方式,来让杨博、陈洪对他这个内阁次辅大臣予以朝廷、宫里的支持。
反之,高拱要在三方辩论第二场辩论中,对儒家进行支持。
高拱的确对儒家进行了偏袒,但佛门的彻底毁灭,是在三方辩论议题落定时,就已经确定的。
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逾矩,更没有违抗圣意。
朝廷历来就有明争暗斗,他的行事,虽有党同伐异之嫌,但都在规则以内,称不上罪。
唯一有危险的,是对圣心的“窥探”。
但他除了在君臣奏对时,提拔了些自己人外,没有任何坑害朝廷,坑害圣上的事。
那么,他唯一的罪,就是对圣上的过多“关心”。
高拱慢慢坐回座位上,摸了摸脑袋,这样的罪名,还杀不了一位内阁次辅大臣。
不过,张居正很快就让高拱领悟到,有些时候,死不了,会比死了还难受。
“黄锦黄公公接了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和东厂提督太监的位子,从明天起,东厂一切厂务,就该由黄公公来了。”张居正说道。
高拱、胡宗宪、李春芳全部默在那里。
这是件好事。
相
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攻倒算,晋党毁灭!-->>(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