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不了问题,就删除问题。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剧情问题,其实不算问题,东大老百姓现在对喜剧还是很包容的,没那么高的要求!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高级感!
运镜太垃圾了,给人一种低成本网剧的感觉。
这玩意靠剪辑可救不了,拉滤镜也不行。
李明洋是做梦也没想到,肖央和王太利那么水,那么怂。
一点都不敢尝试创新运镜,按部就班,各种抄老掉牙的镜头。
大红配大绿,烂片既视感太浓烈了!
诚然两人拍网剧、微电影、MV都蛮成功的。
但是院线电影,讲究一个高级感……给予观众视觉感官上的冲击!
好莱坞的特效大片为什么能轰炸全球!
理由很简单!
好莱坞大片把院线的视听设备,发挥到了极致,带给观众极致的视听享受。
观众即便看了盗版,还想去电影院再感受一遍。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还有致命的缺陷……
但5.9元的票价,给老男孩微电影买单,太值了!
李明洋给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宣发,就有‘欠老男孩微电影一张电影票’。
效果怎么样……不清楚。
李明洋用自己的眼泪给这部电影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他的流量覆盖了其他的流量……
但肯定……多少有点用。
毕竟,老男孩确实是难得的微电影好作品。
猛龙过江打响了李明洋的头炮,效果非常不错,后续的宣发,紧锣密鼓地安排,票补的钱也开始往里砸!
5.9元的超低票补,票补钱可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票补平台的补贴,现在是一比一。
制片方和发行方投多少钱,平台补贴多少钱。
光线出五千万,猫眼补贴五千万。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院线发行低价是32元。
按照补贴规则。
电影1亿票房,超八千万是票补。
其中发行方和制片方出一半,也就是四千多万!
这票补的钱从哪来的呢,自然是找银行借的。
虽然花束账上还有二十多亿美刀,但那个是外汇,是上面给的对外资金,不允许用在国内。
老贾下手是真黑真狠!
直击花束和光线的要害,银行不借钱,补贴票补了。
老贾实名举报,说光线借银行的钱砸电影票补,是扰乱市场!是劣币驱逐良币!
如果不停止,乐视影业就抵制贺岁档!
老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抨击光线的借钱玩法,响者如云,当天晚上超过三十家影视公司联合实名举报。
微博上更是腥风血雨,许多电影人开扒光线,把光线这几年仗着猫眼平台,欺压同行的种种罪行给扒了个底朝天。
全都是有确凿证据的,不是无的放矢。
李明洋和王常田靠着票补这个利器,打压同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光线传媒。
“贾总这是动真格的了……张昭那边指望不上,老贾做这些事情,根本没跟他商量过。”王常田一手握着保温杯,一手扶了扶眼镜,说。
“知不知情,只有他自己清楚。”李明洋将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又给自己续了一根,烦躁的抽了起来。
“那我还能怎么说呢?直接撕破脸?”
“我们搞不过老贾……”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安静了很久很久,李明洋先开口道:“张昭到底挖了光线多少人,我怎么感觉公司少了好多人……”
“地网发行人员被他吞了一半……公司人少了很多,是因为裁员。”
“你裁了不少人啊!”
“50%。”
“……”
“光线的发展模式和花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模式,你是练兵模式,我是精兵模式。”
“你这是借着张昭挖人,故意裁员的?”
“嗯。”
“还剩多少人?”
“300多人。”
“你就是想精兵简政,这人也太少了吧!你投资的公司超50了吧?”
“光线有猫眼,他们想吃电影这口饭,就不敢乱来……其实裁员的大部分人是新成立的文旅部门和电视部门,这两个部门很鸡肋,索性就全都砍了。”
“你有什么新计划?”李明洋问。
“等过了贺岁档这关,再说吧!”王常田唏嘘道,“老贾实名举报,四大行已经停了我们的贷款,如果拿不到百亿票房,我们绝对会被银行催款。”
李明洋最烦躁的就是这点,他比王常田更悲观一点。
“贺岁档差不多有八十多天呢,我不认为他们有这个耐心等到贺岁档最后一天,赛程过半,票房不理想,就会开始催款了。”
“21亿不是小数目……”王常田叹气道。
“不,你算少了,是37.5亿。”
王常田一惊,“这多出来十几亿从哪来的?”
“40亿美刀的外汇先忽略,那笔钱是专款专用。这多出来的十几亿,跟东大影视生态圈有关。”
“上面不是给你兜底了吗?”
“是兜底了啊!可是有几个开发商,拿着转让合同,又去批钱了,一块地批了两次钱啊,这个糊涂账,我肯定要把钱补上……”
“钱又没到你手里,你凭什么补。”
“关键是我无法证明,钱不在我手里,我让龚余帮我去处理了,几个小时前,他打来电话,让我一定要尽快把钱还上,不然以后会很麻烦。”
“这个亏不能吃,十几亿呢!我去打电话。”王常田放下保温杯,掏出手机,就要去卧室打电话!
“别打!”李明洋突然失控般的大喊道!
王常田停下了脚步,仰天长叹,随即坐了回去,心情比李明洋还沉重。
第776章 巨人倒下时,身上还是暖的。-->>(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