劾庄首辅的奏章吗?”指了指这些奏折,宣文宗冷脸问着。
    以往也不是没有人弹劾过庄周放。
    做为百官之首,一举一动牵扯的利益都太大了,是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那些既得利益者不会说些什么,但那些没有得到好处的人呢?
    他们就会认为庄周放这是有在意针对他们,是在偏向于别人,那时弹劾奏章就会递到他的面前。
    那句话怎么说的,谁人背后不弹劾,谁人又不弹劾人呢。
    可像是眼前这般,突然一下子这么多全是弹劾庄周放的奏章,这还是第一次。
    宣文宗心中很清楚,这是很多势力联合起来所做的,为的就是要扳倒庄周放。
    身为皇帝,他现在需要衡量的是,是不是要同意这件事情。
    同意了与自己有什么好处?
    如果不同意,这些势力会不会善罢甘休,局面会不会失控。
    “皇上,太子一早就在外面求见了。”就在宣文宗沉思的时候,布达春又填补了这么一句。
    “哦?他自己一人来得吗?来了多久了。”
    “不是...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很多东宫的属官,还有其它各衙门的一些官员都有。”布达春越说头放得越低,他知道,太子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对皇帝,只能以利益和亲情说服,除此之外,任何的举动都可以视为威胁。
    对于权力极为看重的宣文宗,是不可能受别人威胁的。没有看到,杜明庆就是在朝堂之上摆出辞官的样子,最后就真的被罢了官吗?
    反之,若是在私下里,杜明庆递辞呈的话,那多半是不会被批准,反而还会被好生安慰。
    “什么?这个逆子,他也要搞一出叩宫不成。”果然,宣文宗听到还有大批官员跟在太子身后一起而来的时候,当即就怒了。
    “皇上息怒。”布达春生怕宣文宗再被气出好歹来,连连好声宽慰。
    “说,跟着太子来的官员有多少?”宣文宗没有理会这种安慰,而是继续出声问着。
    “有...一百五六十人吧。”布达春是不想说的,但皇帝问及,他又不得不答。
    “这么多人?”宣文宗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百五六十名官员呀,太子身后何时聚焦起了这么一大股势力了?
    整个昌都才有多少的官员,竟然一次性来了这么多,岂不是说,已经可以威胁到自己的皇权稳固了。
    看来,自己是有些小看了这个儿子呀。
    但自己还在壮年,身体还很好,还不是完全放权的时候,你的实力就发展壮大如此了,这...一山岂能容二虎呢?
    “有这些官员的名单吗?给朕拿来。”
    已是心有忌惮,但宣文宗还要幻想,想着这些官员应该都是不入流之辈,就像是那天庄周放弄得那一出般,来的都是六七品官为主,那倒并不怎么打紧。
    官员要入皇宫,都是要被登记和层层检查,这个名单并不难弄,很快布达春就派人给拿了过来。随后宣文宗看到了名单时,脸色
第四百九十五章  太子被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