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桥的事情,完全不同。
反正槐花,她觉得自己还是考的不错的。
毕竟她全都做满了。
按照她的想法,有把握的能有一半,其他要是运气好点,再碰对一些。
那么应该能名列前茅。
她就算回到家了,跟小当以及棒梗也是这样说的。
“···要是我考上了,到时候单位会给我发一笔补贴。
我到时候,给哥您弄个轮椅,可以加两个带子。
把您捆绑在轮椅上,我跟二姐推您去外面逛逛。
哥,您不知道,现在四九城的变化好大的。
街面上一到上下班的时候,那自行车就跟洪流似的,川流不息,人山人海。
还有些人,已经买了摩托车了。···”槐花今天聊性很高,眼神里全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是她们这代人的特质。
不论生活多苦。
只要给她们一个机会,她们都会对未来,充满信心。
再从实际上说,槐花这些能回城,能有充足的时间,参加高考。
就已经比绝大多数的同龄人,要幸运的多了。
像是很多下乡的小年轻,要么就是没资格报名,要么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学习资料。
更甚者,很多人知道高考消息的时候,已然距离高考没两天了。
所以,那些人,就错失了这次改变人生的机会。
挺着大肚子的小当,没怎么答理槐花的高兴。
毕竟不论槐花多高兴,她改变的,也只能是她自己的命运。
槐花不会从她手里把棒梗这个负累接过去。
等她混好了,也不会对她这个姐姐有什么帮衬。
这已经有现实证明了。
槐花工作后,也有几个月了。
但是槐花是一分钱都没有拿回来过。
好像这个家,就跟她完全无关一样。
当然,小当也不能埋没槐花的功劳。
小丫头每次回来,都会买些糕点,买些肉类啥的。
反正不会空手回家。
就好像是去亲戚家做客一样。
小当自然明白槐花揣着的主意。
她也并不认为,槐花做错了什么。
给谁?
第1864章 :我得把握住-->>(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