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27章 :捅破天的想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需要市场的培育,才能技术成熟。

    而单件的数控机床,对咱们的基础工业升级,是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

    何雨柱现在也算了解了产业升级的难度。

    他比以前刚进入这一行的时候,要成熟很多。

    至少他知道,科技的更新迭代,不是一天或者一年就能完成的。

    就像是一个多月前,刘生那边报上来一个消息,说他那套算法已经研发成熟了。

    何雨柱还高兴了一下,以为算法研发成功,那么数控编程,就水到渠成了。

    却是没想到,刘生接下来又报上一大堆的研发项目。

    何雨柱看都看不懂。

    大大小小有五六个研发项目,按照刘生陈勇所言,算法的成功,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

    关键这套算法,是不是真的成功了,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咋检验?

    后面五六个项目全部研发成功,然后生产出来,再试验逻辑上有没有问题。

    小毛小病的没什么关系,最多就是修修改改打补钉。

    但要是初始逻辑上就出现了问题,那只能推翻重来。

    也就是前面所有做的工作,不过是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在哪,还是需要继续寻找。

    这就是科研的残酷性。

    所以一个国家的工业想要发展,必然需要丰沃的土壤。

    说白了,就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得有人买单。

    哪怕这个商品,后来证明只是智商税。

    这上面就不得不说说小日子了,现在还有八九十年代的小日子,好像每回科技点,都是很早的确立了方向。

    但后面的大市场上,却是没有小日子的身影。

    包括智能汽车,机器人,无人机那些。

    小日子都是起步最早的那一批。

    为啥?

    也就是因为小日子小国寡民,支撑不起它们在科技上面的野心。

    现在咱们也差不多如此,技术没有,市场也没有。

    电视机厂如果完全靠手搓二十五寸彩电,那单台成本就得一万以上,谁能消费的起?

    老牛急也就是急在这儿。

    他就像是被堵在风箱里

第1627章 :捅破天的想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