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一章 优势在我!为营救皇帝而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就在朱能率军与蛮子开战的时候。

    金陵城的朝堂上,已是暗流汹涌。

    在老朱“驾崩”数月后,各路藩王终于纷纷回朝。

    周王府。

    这是周王朱橚在金陵的宅子,虽然与开封的王府没法比,但较之寻常民宅,仍要胜过百倍千倍。

    夜色已深。

    周王朱橚正在捧着一本医学期刊,挑灯夜读。

    不得不说,大明科学院主办的《科学》期刊,委实有几分本事。

    其麾下的《医学》分刊,汇集了当世名医的医学经验。

    一个个的治疗案例,一篇篇的药物辨析,让素来喜好医生的朱橚看得如痴如醉。

    相对于传统的医书,《医学》期刊明显要科学得多,也严谨得多。

    毕竟,一名大夫,即使行医几十年,能积累的经验也还是有很多。

    他编制的医书,往往只有一部分是自己行医经验积累所得。

    剩余的,则是根据自己看过的医书,进行汇总。

    如此一来,医学中自然难免有不少错误。

    可行医的医生经验有限,一人往往只能发现医书中一两处错误。

    发现后又无法告之于天下,纠正错误。

    通常是这个大夫发现了其中的某处错误,但其他大夫却根本不知晓。

    《医学》期刊就不一样了。

    全国各地的大夫纷纷投稿,将自己的经验贡献出来共享,也指出了医学中的大量错误。

    这对大夫们而言,仍然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因为在《医学》期刊上发文,能收获巨大的名气了。

    名气大了,前来求医的人便更多,他也能收取更高的诊金。

    正因为如此,投稿“分享”经验的大夫,一直是络绎不绝。

    《医学》期刊创办的时间还不是很久。

    开封又距离金陵太远。

    故而,朱橚虽然在《大明日报》上看到过大明科学院创办《医学》期刊的消息,却只在早期的《科学》总期刊上阅读到过一两篇医学相关的文章。

    专门的《医学》期刊,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这一看,便入迷了,连晚上也不愿休息。

    正看得如痴如醉之时,王府的老仆蹑手蹑脚的推开了房门,弯腰道:“殿下,有人求见。”

    朱橚不由得微微皱眉,这么晚了,是什么人呢?

    “谁啊?”朱橚的语气,略带不满。

    现在的下人,越来越不像话了。

    连禀报的时候,都不将来人的身份说清楚了吗?

    若非看在对方是侍候自己多年的老仆,有几分情面脸面,他此刻已然发作。

    老仆没有回答,而是恭身上前,递了一个令牌:“那人用黑布蒙着脸,不愿意透露身份,只给了这一块牌子。”

    朱橚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块制作极为精巧的铜制令牌,上面写着两个字:“刑部!”

    背面又是一行小字。

    朱橚只扫了一眼,顿时神色一变,忙道:“快传他来见我。”

    老仆退了下去。

    不一会儿,便见他领着一身浑身披着黑衣,连脸都被黑布蒙住的人,走了进来。

    “你是何人?”朱橚沉声问道。

    黑衣人左右看了看。

    朱橚心中虽有些惊疑,却还是挥了挥手,示意跟随的老仆退下。

    那黑衣人却又转身回头,将房门关上,方才将脸上的黑布扯了下来。

    旋即行礼道:“侄儿朱高煦见过五叔!”

    “熙儿,你是熙儿?”朱橚惊讶无比,起身拉着朱高煦,上下打量道:“这几年的功夫未见,你都长成大人了。”

    身为藩王,他长期在外。

    上一次见到朱高煦,已是五、六年前了。

    自孩童到少年,身体长得极快。

    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

    五、六年不见,朱高煦自是与当初大不相同。

    若非他主动出言道破,朱橚恐怕根本就认不出来。

    朱高煦笑道:“五叔却还是老样子。”

    朱橚哈哈大笑,让他坐下,问道:“你深夜打扮成这幅模样来访,却是为何啊?”

    他一边说,一边端起了旁边的茶杯。

    刚才只顾着看医书,竟忘了喝茶。

    此际被打断,才感觉到口渴。

    朱高煦淡淡一笑,道:“五叔这可就是明知故问了。”

    他双眸如鹰,直盯着朱橚的双眼,一字一句道:“侄儿深夜前来,自然是想与五叔一起商议营救皇爷爷之策。”

    砰!

    一声轻响!

    朱橚手中的茶杯,掉落在地。

    刹时间摔得四分五裂,水流一地。

    他却不管不顾,只死死盯着眼前的朱高煦:“你是说,父皇还活着?”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