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给原来的旧军。
    他是抱着宁缺勿滥的想法。
    所有需要装备新式武器的军队,都要经过大明军事学院的严格培训。
    新军就该有新的气象,新的风貌。
    与原来的旧军相比,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要不然,拿了枪支大炮,却成了军阀,那麻烦才大了。
    大明军事学院的规模不够,可以扩建,可以兴办新的军事学院。
    唯独不能是没有经过培训,没有进行过改编的旧军。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武器多得用不完的现象。
    新军的武器,迅速换新。
    而淘汰下来的,则被收上去,锁到了仓库里面。
    给这十支雇佣军发的,就是这些淘汰武器了。
    不过,尽管是新军淘汰的装备,但相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先进了。
    给他们的战船,上面的炮也远没有大明海军的战船炮多。
    倒是与海军的运输舰相差无几。
    可他们能拿到这样的“战船”,已是欣喜若狂。
    五百人的武装军队,实际上还需要大量的其他非武装人员。
    故而,一支“私家”雇佣军,总人数高达上千人。
    严格来说,这是在钻“空子”。
    不过,朱允熥在得到消息后,并没有下旨斥责,算是对此给予了“默许”。
    反正只给五百人的武器。
    其他的随行人员,就任由他们去了。
    不仅如此,朝廷还给他们提供了“世界地图”,甚至对一些地区可能遇到的风险,也进行了标注和提醒。
    对于组建雇佣军,大多数勋贵功臣,都是以自家的家丁为班底。
    毕竟,这些人忠诚可靠,能信得过。
    但仅靠家奴,又还远不够,仍需要去外面招募。
    最缺乏的,自然是曾经去过海外,有航海经验的“水手”。
    此前,这类人往往是一些穷鬼。
    在老家走投无路了,才铤而走险,远赴海外。
    如今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勋贵豪绅,都愿意出高薪聘请。
    毕竟,大家都没有出过海,也只有他们多少有些经验,能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夜之间,这些人从底层穷鬼,摇身一晃,成了各位勋贵豪绅的座上宾。
    所谓世事变幻,莫过于此了。
    除此之外,随船队一起出征的,还有一些“心怀大志”的读书人。
    他们要去海外,传播圣人的思想和文化,要教化蛮夷,要让华夏文明,远播全天下。
    这亦是响应大明天子的号召。
    朱允熥太清楚“正义”的重要性了。
    正如历史上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一个至关重要的推动因素,便是大量传教士前往世界各地传教!
    通过所谓的“传教”,将西方文化散诸于全世界。
    让很多殖民地的百姓,接受大明的价值观念,“心甘情愿”的被大明殖民。
    这是西方的“先进经验”,朱允熥认为,这方面还是好好学习一下的。
    一个优秀的传教士,顶得上成百上千的武装士兵。
    甚至,很多士兵和军队做不到的事情,传教士却能做到。
    朱允熥也相信,大明的读书人,同样有着不亚于西方传教士的坚定信仰。
    大明的不少读书人,更有着拯救苍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道德”!
    只要将他们发动起来,也许一人,就能胜过千军万马。
    给世界带去大明先进的文明理念!
    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热爱大明,向往大明。
    让大明成为文明的旗帜,成为海外无数蛮夷百姓的“精神家园”。
    让他们主动为大明做事,自带干粮,献上所有!
    让他们在自己国家与大明进行战争时,选择站在大明这边,主动给大明军队带路。
    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大明的出征变得顺利无比。
    否则,哪怕有着最先进的坚船利炮,一旦对方倚靠地形和环境顽固抵抗到底,想要在海外开疆拓土,也会变得非常麻烦。
    但如果他们接受大明的先进文明理念,认可了大明至高无上的地位,那大明天军,就是他们最欢迎的人。
    他们根本不会抵抗。
    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才是最高明的战术。
    武力征服,这是很低级的手段,只能做为底牌使用。
    文明诱惑,文化碾压,才是更高明的方式。
    动动嘴皮子,就能让对方心甘情愿的臣服,又为什么还要动枪动炮呢?
    很快。
    一支支的舰队,满载着希望,扬帆启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