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幅提高了燃煤的利用率,这才使得蒸汽机具备了广泛的实用价值。
    但他也就记住了这些,剩下的皆是一抹黑。
    不过,朱允熥真正能做的事情,是投资,鼓励,以及引导发展的方向。
    具体的技术细节,本来就不是他所擅长的事。
    “太孙殿下,蒸汽机好像也没啥用。”朱高炽小声道。
    他曾经听朱允熥描述蒸汽机的神奇,可真正制造出来之后,才发现与描述中相差太远了。
    船行的速度,比风帆战舰还慢得多。
    若是水流稍快的时候,逆流而行则根本推不动船,会被水冲到下游去,只能靠人力在岸上用绳拉住。
    要产生蒸汽,需要将水烧开,这又要大量的煤炭。
    船的载重,都用来运煤了。
    除此之外,还有机器太过于庞大,复杂,各种毛病不断……等等。
    用它来推动大船前进,远不如使用风帆。
    甚至连用桨划都更好一些。
    “不,它太有用了!”朱允熥坚定道:“命令工匠们,集思广益,想办法来改进它。”
    “再造第二台,第三台这样的机器。”
    “一直到将蒸汽机造好为止!”
    朱高炽叹道:“可这种机器造价昂贵,且制造困难。每造一台,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耗费的银子之多,足足能制造数百门速射炮了。”
    他明显有些失望,甚至都不想继续下去。
    朱高炽这些天一直在弄蒸汽轮船,连睡觉都要顾不上了,可越做就越失望。
    毛病太多,优点太少。
    虽然新奇,却终究没什么用。
    “不!”朱允熥摇了摇头:“你听着,不管花多少钱,蒸汽机都必须造下去。”
    “去告诉工匠们,谁能想出改进蒸汽机的办法,造出实用的大型蒸汽机,本宫许他国公之爵!”
    此言一出。
    不仅是朱高炽愣住了,就连旁边的郑和,朱能,张辅都吓了一跳。
    国公?
    整个大明的国公才几个人?
    无一不是随老朱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人。
    其他人,哪怕官品高至六部尚书,却连封侯都不可能,更别说国公了!
    可现在太孙殿下居然说,谁造出能实用的大型蒸汽机,就许以国公爵位。
    这话传出去,恐怕不知道要惊掉多少人的眼珠子了?
    蒸汽机真有这般重要吗?
    造出来,就能比得上征战四方,平定天下的大功?
    “太孙殿下!”朱高炽轻轻喊了一声:“封国公是不是太过了?”
    他已经从自己的父亲朱棣那里,听到了老朱有意要改革宗室制度的消息。
    换句话说,他虽然是燕王长子,但未来能不能承袭王位,还是不一定的事。
    一名工匠,加封国公,未免太过惊世骇俗。
    “本宫绝无虚言!”朱允熥的态度坚定无比:“任何一名工匠,不管其出身地位高低,只要他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将大型蒸汽机造好了,本宫便封他为国公。”
    “其他人,凡是提出有用之建议的,也一律论功行赏,封侯加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