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阳台上?晴天有太阳晒,阴雨天就多挂几天,虽说慢点,但不用花一分钱。”周益民掰着手指头分析。
“可这烘干机,不管做得多小巧,总得用电吧?普通人家过日子精打细算,能省则省,未必愿意花这个钱买个可有可无的东西。”
“再说了,真到了梅雨季,家家户户都需要烘干,可平时呢?说不定就成了摆设,谁家愿意买个占地方又不常用的物件?”
他越说越觉得有道理,刚才那点思路带来的光亮,仿佛被一层薄雾罩住了:“你看啊,太阳能热水器是解决刚需,没热水洗澡可不行。”
“空气炸锅是能让饭菜变花样,家家户户都用得上。可这烘干机……好像没到非它不可的地步。”
说完,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暗怪自己刚才太草率,怎么没多琢磨琢磨就把想法说出来了。
没成想,李崇光听完却摇了摇头,非但没被他说动,眼里反而更亮了:“益民,你这想法不对。”
他放下笔,语气笃定:“你只看到了普通人家的日常,没瞧见那些特殊情况。就说厂里的女工吧!”
“住在集体宿舍,就那么点地方,阴雨天衣服挂得满屋子都是,潮乎乎的能捂出霉味,她们能不想要个烘干机?”
周益民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他不得不承认,李崇光说的这些情况,自己刚才确实没考虑到。
李崇光见他神色松动,又趁热打铁道:“我觉得这方向靠谱!咱们先别想那么多,先把样品做出来试试。真金不怕火炼,好不好,市场说了算!”
他说着,又低头在纸上画起来,笔锋比刚才更有力了,仿佛已经看到了小型烘干机摆进千家万户的样子。
周益民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
他不得不承认,李崇光说的这些情况,自己刚才确实没考虑到。
但他摩挲着下巴,还是有些犹豫:“话是这么说,可你别忘了现在的情况。”
“就拿咱们厂的工人来说,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十块,除去吃饭、养家,能攒下的钱寥寥无几。”
“这烘干机就算做得再便宜,少说也得百八十块吧?以现在人的消费能力,怕是没多少人能买得起。”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你想过没有,现在布都是限量供应的,买布得要布票,没布票连块补丁都买不到。”
“普通人家一年也添不了几件新衣服,平时穿的衣服洗了又穿,哪有那么多衣服需要烘干?需求本身就有限,就算产品再好,怕是也推不开。”
李崇光脸上的兴奋劲儿淡了些,手里的笔也停了下来。
是啊,这些现实问题他确实没细想。
办公室里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机器运转的轰鸣。
就在这时,周益民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像是被什么东西点醒了似的,猛地一拍大腿:“李科长,我想到了!国内用不起,咱们可以往国外走啊!”
“国外?”李崇光愣了一下,没明白他的意思。
“对啊!”周益民越说越激动,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
“你想,国外很多国家工业比咱们发达,老百姓手里有钱,消费能力强,而且他们那边不缺布,衣服也多。”
“再说了,有些国家气候潮湿,常年阴雨,对烘干机的需求肯定比咱们国内大得多。”
“咱们要是能把这小型烘干机卖到国外去,不但能解决销路问题,还能帮国家赚取外汇,这不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李崇光的眼睛也瞬间瞪圆了,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几步走到周益民面前,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益民,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这主意太棒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本来都想着要放弃,谁知道周益民突然说可以出口。
李崇光的心情就好像坐过山车一样,如果不是年轻身体好,还不一定能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