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老爷子则坐在炕边抽着旱烟,和倩倩玩着拍手游戏。
周益民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阳光正好,便想着赶紧把东西给谢玉梅送过去。
他转身走进厢房,里面放着他从城里带回来的一些东西。
他先是在一个布袋里翻出两袋奶粉,这奶粉是他托人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包装得很严实,上面印着精致的图案。
接着,他又从墙角的一个筐里拿出用草绳捆着的五斤猪肉,猪肉肥瘦相间,新鲜得很。
最后,他又找出一块用牛皮纸包着的牛肉,约莫有一斤重,这牛肉是过年才能吃上的稀罕物。
周益民把这些东西都装进一个结实的布袋子里,拎了拎,还挺沉。
他看着这满满一袋东西,心里想:有奶粉给小宝补身体,还有猪肉和牛肉让她们姐弟俩改善伙食,这些应该足够谢玉梅和小宝过一个好年了。
“爷,奶,我去给谢老师送点东西,马上就回来。”周益民跟老爷子和奶奶打了声招呼。
“去吧去吧,路上慢点。”奶奶叮嘱道,又往他兜里塞了几个刚炒好的花生,“拿着路上吃。”
周益民应了一声,拎着布袋子走出家门。
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村里的小路上偶尔能遇到几个闲逛的村民,大家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周益民也一一回应着。
他脚步轻快,心里想着早点把东西送到,让谢玉梅和小宝能早点看到这些好东西。
不一会儿,他就来到了谢玉梅家的门口。这是一间简陋的土房,门口堆着一些柴火,窗户上贴着几张不太整齐的窗花,透着一股温馨的气息。
周益民站在门口,清了清嗓子,喊道:“谢玉梅,在家吗?”
屋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紧接着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谢玉梅的脑袋探了出来,看见是周益民,连忙把门打开:“周同志?快进来坐。”
周益民拎着布袋子走进屋,屋里陈设简单,一张破旧的木桌,两条长凳,墙角堆着些杂物,炕上铺着层薄薄的稻草,小宝正坐在炕上玩着一个用布缝制的小老虎。
“刚吃完饭,想着把东西给你送过来。”周益民把布袋子放在桌上,袋子一落地,发出“咚”的一声响。
谢玉梅看到布袋子,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周同志,您这是……”
“这里面有两袋奶粉,给小宝喝的,还有点猪肉和牛肉,过年改善改善伙食。”周益民笑着说。
谢玉梅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她走上前,颤抖着手打开布袋子,看到里面的奶粉、猪肉和牛肉,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周同志,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拿着吧,”周益民拍了拍她的肩膀。
“这都是应该的,你带着小宝不容易,过年了,总得吃点好的。再说,小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喝点奶粉对他有好处。”
小宝听见“奶粉”两个字,从炕上爬了下来,跑到谢玉梅身边,拉着她的衣角,仰着小脸说:“姐姐,奶粉,我要喝奶粉。”
谢玉梅擦了擦眼泪,蹲下身,摸着小宝的头说:“小宝,快谢谢周大哥。”
“谢谢周大哥。”小宝奶声奶气地说,眼睛却一直盯着布袋子里的奶粉。
谢玉梅站起身,感激地对周益民说:“周同志,您对我们姐弟俩的恩情,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了。”
“不用报答,”周益民摆了摆手,“你好好教孩子们读书,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他看了看天色,“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免得爷和奶惦记。”
谢玉梅连忙说:“周同志,您等一下。”
她转身走到炕边,从一个旧木箱里拿出一个布包,递到周益民手里,“这是我自己做的几双布鞋,您不嫌弃的话就收下吧。”
周益民接过布包,感觉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是三双布鞋,针脚细密,做工精致。“这太不好意思了,让你费心了。”
“不费心,”谢玉梅笑着说,“就是一点心意,您可一定要收下。”
周益民点点头:“那我就收下了,谢谢你。”
他站起身,“我真得走了。”
谢玉梅送周益民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心里充满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