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三十一章 守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小手去够桌上的油炸花生。

    “倩倩,这你可不能吃。”周益民奶奶开口。

    然后拿起一旁的提前冲好的奶粉,开始喂了起来。

    喂完之后,捏起颗花生,剥了皮塞进她嘴里,自己也拿起块红烧肉,眯着眼咂摸滋味,“益民的手艺,比我强多了。”

    周益民连忙解释:“那里,奶奶你做的饭才是最好吃,我跟你比,差远了。”

    老爷子也说道:“益民,说得没有错。”

    随即端着杯米酒,先往地上洒了半杯,嘴里念念有词:“祖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家里人平平安安。”

    周益民赶紧也跟着洒了点酒,看爷爷把酒盅往嘴边送,又往他碗里夹了块鸡腿:“爷,这鸡是周家庄的土鸡,您多吃点。”

    倩倩在奶奶怀里坐不住了,挣着要下地。周益民把她抱到腿上,用小勺舀了点鸡蛋汤,吹凉了送到她嘴边。

    小家伙“啊呜”一口吞下,嘴角沾着蛋黄,像只偷喝了蜜的小猫,逗得满桌人都笑。

    奶奶趁机往她嘴里塞了个饺子,是特意包的糖馅,倩倩嚼了两下,眼睛弯成月牙,小手拍着桌子,含糊地喊:“甜!甜!”

    “慢点咽,别卡着。”老爷子放下酒杯,用没牙的牙床慢慢嚼着青菜,“想当年啊,能有个白面馒头就算过年了,哪像现在,鸡鸭鱼肉样样全。”

    他看了眼周益民,眼里的光比灯还亮,“这都是托你的福,益民有出息了,家里的日子才越过越红火。”

    周益民刚要说话,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是村里的半大孩子在放小炮仗。

    倩倩吓得往他怀里缩,小手紧紧搂着他的脖子,却又好奇地探着头往窗外看,眼睛瞪得溜圆。

    “别怕,是过年的炮仗,听着热闹。”周益民拍着她的背,往她嘴里又塞了块苹果,“吃口甜的,就不怕了。”

    奶奶也跟着说:“炮仗响,福气到,咱倩倩来年准长个大高个。”

    桌上的菜渐渐少了,米酒却添了一杯又一杯。

    老爷子的话也多了起来,一会儿说年轻时赶车的趣事,一会儿又叮嘱周益民在城里要好好做事,别学那些花里胡哨的习气。

    周益民耐心地听着,时不时应两声,看爷爷讲到兴头上,还帮着添点酒。

    吃过年夜饭,奶奶把碗筷收拾到厨房,周益民则往灶膛里添了些柴,让屋里更暖和些。

    四人围坐在炕桌旁开始守岁,桌上还放着些没吃完的花生、瓜子和糖果。

    老爷子抽着旱烟,慢悠悠地说:“想当年守岁,一家子就围着个小火炉,你爹那时候才跟倩倩这么大,总缠着要听故事,我就给他讲孙悟空大闹天宫,一听就能听到后半夜。”

    奶奶抱着打哈欠的倩倩,接话道:“可不是嘛,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暖和,手脚冻得生疼也得熬着,就盼着过了十二点,来年能顺顺利利的。”

    周益民给爷爷和奶奶各倒了杯热茶,笑着说:“现在条件好了,守岁也舒坦多了。爷,您再给讲讲您年轻时候的事呗,我还没听够呢。”

    老爷子来了兴致,烟锅在炕沿上磕了磕,开始讲起他年轻时去山里打猎的经历:“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我跟你李爷爷去后山,碰上只野山羊,那家伙跑得可快了,我们追了整整一天,最后在一个山坳里把它堵住了……”

    倩倩起初还睁着好奇的眼睛听着,没过多久就趴在奶奶怀里,眼皮越来越沉,最后彻底睡熟了。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窗外的鞭炮声断断续续,偶尔还能听到邻居家传来的笑声。

    周益民看了看手表,不知不觉快到十点钟了。

    老爷子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揉了揉眼睛,说:“老了,熬不住了,这守岁的任务就交给你了,益民。”

    奶奶也点头:“是啊,我这眼皮也开始打架了,我带着倩倩回屋睡了,你也别熬太晚,差不多就睡吧。”

    周益民

第六百三十一章 守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