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章 天哭之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字充满了古拙玄奇的意味,瞩目到了极点。

    看起来明明和其他字没有什么区别,却给人一种它流溢着无尽神芒的感觉。

    “这就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字?”

    当赢荀的目光接触到这个字之时,虽然依旧无法理解字中真意,但他的元神却好似不受控制的从身体中脱离而出,与苍穹万物,九天十地,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安州城中也陡然生出异象。

    安州城周围突然变得昏天黑地,而后一道豪光在赢府上空猛然绽放而出,好似一道通天彻地的光柱,照耀九天十地,将黑暗破开。

    当初泥菩萨在破日峰上观看经书,也有豪光破开天日,当时居于附近的村民见此异象,皆啧啧称奇,破日峰之名也因此而来。

    恍惚间,一幅幅画面在赢荀眼前闪过。

    首先浮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背影,此人身着兽皮,身具异相,形貌玄奇,那一双眼眸有如日月悬天,充斥着无穷无尽的智慧。

    只是这样一个智者,也充满了忧虑。

    他在为人族而忧虑。

    人族弱小,比起其他种族而言,知识是他们最大的武器。

    只是知识虽可以传承,但经过口口相传,却可能失去原本的含义,甚至可能彻底失传。

    那么天下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记录下知识,以供后人参阅呢?

    也不知道思考了多久,这位名叫仓颉的智者突然眼前一亮。

    如果能创造出一种字符,让字符也成为知识的一部分,而每个字符都代表一种含义,且不同的字符可以组合起来代表更多的含义,那么是不是就能将知识传承下去了呢?

    又思考了足足九日,仓颉抬起手臂,于虚空书写,终于创出了第一个字。

    当这个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字出现后,万里苍穹骤然变色,一片愁云惨淡,俨若天地间的所有鬼神都在哀伤恸哭。

    除了鬼哭神嚎之外,还有人类的痛哭声,万物的悲鸣声。

    一旦文字创出,知识可以传承,本就日益壮大的人族,就将成为这片天地绝对的主宰,无论鬼神仙佛,还是飞禽走兽,它们的生存空间便会受到挤压。

    而对于人族来说,文字若不用以载道,就会成为卑鄙小人攻击他人的武器,毕竟文字可以记录杀人的神功绝学,不过所谓的盖世神功,有时候反不及一根笔杆子。

    文人杀人不用刀就是此理。

    总之,这第一个字的力量远远超出了仓颉的想象。

    因为这个字乃是文字之源,后续所有的文字,都会由这个字演化而来。

    故而,这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字,能令见字之人与天地互通,窥探所有用文字记载的秘密。

    在造出这个字之后,仓颉也因这个字变得无所不知,同时也因为洞悉天地间的所有秘密,而流下两行血泪。

    他是在为后世的一场场大劫而落泪。

    因为他从这个字中看到了后世人族所遭受的一切灾难,却无力阻止。

    于是,仓颉将天地间的第一个字藏在了天哭经之中,为天下苍生留下一个后招。

    希望将来翻开天哭经,看到天地间第一个字的人,能够拯救人族于万千劫难之中。

    赢荀眼前的画面不断流转,视觉也一直紧随着天哭经的不断转移而转移。

    他仿佛与天哭经融为了一体一般,经历了数千年春秋,无数景象在眼前飞速流转,而那些景象都深刻入了他的脑海之中。

    只可惜,历经千百寒暑,却仍未有人发现天哭经,几经辗转流传,天哭经竟被误以为是佛经,夹杂在了万千佛经之中。

    奈何世道人心当时无心向佛,更无心苦读佛经,天哭经也因此石沉大海,一直未有人发觉。

    直到唐初时期,终于出现了一个极爱钻研佛经的和尚。

    这个和尚,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

    玄奘自小便爱钻研佛法,只是读的佛经越多,所见芸芸众生之苦也就越多,心中疑惑也越来越多。

    为解心中疑惑,他前往天竺求取了更为深奥的佛法。

    从天竺回来之后,玄奘主要从事译经事业,也就是在翻译经文的时候,他在其中无意发现了天哭经。

    当看到天哭经时,玄奘也因那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字,获得了未卜先知的神通力量。

    

第64章 天哭之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