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00 行业震动(1W)(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意见的,但两者合作的模式早就确定是由奔驰负责这些方面,也只能无可奈何。

    他现在听到“九州”的热销,再看腾势便觉得,或许没有奔驰,也未必不行。

    三位副总裁听到这话便各有心思,腾势的投入是相当大的,如果出现变化,未必不是一个更好的担子。

    碳硅如果能成,那就证明国内高端市场完全可以做成,那么,腾势为什么不能成?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惊愕、疑问、震惊交织在四人心头。

    ……

    二月的最后一周,碳硅集团明确了当前阶段的两条首要原则。

    保转化,保交付。

    自发布会首日的数据出炉以来,管理层就意识到一线门店将会承受的巨大压力,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而一旦无法顺利消化,市场热情会很快冷却。

    所以,如何保转化就成了首要的事情,先有转化,才能有不断的交付。

    碳硅集团是在第三天按照行业经验启动的“直达”活动,通过小定来分批联系潜在客户,然后大巴车一辆辆的拉来临港工厂,而在申城以为则是围绕仓储物流中心启动临时网点。

    不过,这个应对只在半天之后就进一步得到优化。

    俞兴在楼上办公室瞧见大巴车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虽然这种大巴车拉一批人的效率看起来很高,但即便配备了车上的员工也难以把中途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

    反正都是拉来临港,不如直接把一辆辆“九州”派出去,这样在来到临港的途中就能直接获得试乘体验,包括副驾与后排的娱乐屏都可以播放车型的配置讲解。

    一辆大巴车能一次性拉来五六十人,一辆“九州”去掉驾驶员和讲解员工,只能拉四个人,但碳硅集团就是车多。

    前者只是单纯的运输,后者则可以视为一次比较完整的转化活动。

    而且,副驾、后排的乘坐体验本身便会是优势点的展现。

    “九州”是一辆六座中大型SUV,愿意考虑这种车型实际上就是完成一次普遍的筛选,他们更在意多人出行场景,也就更在意家庭成员的乘坐体验,而不是自己的驾驶体验。

    由此而来的小定客户便是更进一步的筛选转化。

    所以,乘坐“九州”前往临港虽然人数效率上降低,但这个过程就是在把车型优势与他们需求结合在一起。

    俞兴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负责销售工作的蔡俊辉、贾启东讨论,立即便被确定为更新的解决方案,临时抽调公司里的新进员工来充当“开车”与“陪车”角色,算是一次轮岗。

    大家把它命名为“蚂蚁搬家”。

    碳硅集团是一家新车企,流程没那么死板,迅速更改方案并试验后便立即认为这种把转化放在路上的效果更为出色。

    全国一共20家门店,原本一家平均需要处理125组小定用户,现在则是前端门店、中端九州、后端临港或者仓储来共同消化特殊时期的客流压力。

    这种压力会随着上市热度与新门店的建设在3月中下旬获得缓解。

    当然了,压力太大需要处理,压力太小也会让人担忧。

    申城市场因为存在牌照因素,因为牌照价值,它是碳硅集团在全国市场里反响第一的城市。

    所以,碳硅集团会参加4月22日至29日举办的申城国际车展,结合“九州”上市所带来的反响,预计将会再度提高一波销售的热度,届时便就有更多消化的基础与经验。

    2月26日,俞兴又过了一把在碳硅总部临时充当讲解的销售瘾,刚返回办公室就接到了朱泽辉主任的电话。

    朱主任同样十分关心碳硅集团,但对网传数据的反应明显慢了两拍,这通电话便是询问具体的情况。

    俞兴这次就没谈小定的数字,而是告诉对方“九州”截止到目前为止的交付量。

    五天时间,碳硅集团交付了713辆九州。

    从小定到大定,因为大定存在72小时的锁单时间,所以,实际交付相较于大小定的增长是存在滞后的。

    “713??”朱泽辉听到数字后明明听明白却又追问道,“什么?俞总,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俞兴一字一顿的说道:“主任,我是说,我们到今天为止已经交付了713辆九州汽车,其中有534辆Pro版,有179辆Max版,申城这边是交了257辆,占了3成多,不愧是咱们的大本营。”

    朱泽辉像是从嗓子眼里发出的声音:“呃,呃,呃……”

    俞兴真怕对方在办公室里噎住了。

    “这才几天啊?这……”朱泽辉陷入巨大的震惊与困惑,“你,你上次不是说‘还不错’吗?这是还不错吗?!”

    俞兴确认道:“是啊,还不错。”

    朱泽辉再次追问:“不是,我认为你上次的‘还不错’是一个月能卖到1000来辆……”

    俞兴吹捧道:“主任高见,后面几天再交交,我们二月确实只能卖1000来辆。”

    二月只要28天,眼看就要结束了,三月第一天是周日,正好可以发销量周榜。

    朱泽辉安静了。

    他上次和关心碳硅集团的市里领导说了,碳硅集团一个月卖一千辆就是成绩合格,现在……现在这特么,这特么的以后你来当临港的主任啊?

    朱泽辉迅速从巨大惊喜中平缓下来,谨慎的问道:“俞总,我和你是一起看着碳硅集团从无到有的,我对碳硅集团也是绝对的支持,你们现在这个情况能不能持续?下个月会怎么样?领导问起来,你觉得……怎么是合适的?”

    他现在感觉隔壁的碳硅集团完全失真了,本能怀疑数据真伪,但别的数据可以造假,这实际交车必然是水分很少,713辆只是用百计算,可是,这已经卖出去2亿多的营收了!

    这就是30万价位的车啊!

    俞兴轻巧的说道:“不知道啊,我肯定希望继续卖得好,可是,也说不准啊。”

    朱泽辉用手抓了两下头皮,问道:“你觉得碳硅集团可以实现今年3万辆的目标吗?”

    俞兴认为这个问法就很不错,答道:“只要供应稳定,我觉得今年的目标可以是5-6万辆。”

    朱泽辉大喜,还没说话就听到对面继续往下说。

    “不过,我们已经在筹备生产线的扩产了。”俞兴接着说道,“不管今年还能不能继续提高到7、8万辆,我们对明年的期望已经更高了。”

    虽然明年的补贴肯定会下滑,但不会减少太高,而考虑随着“九州”交付量与进一步的宣传推广,明年有理由相信会迎来不小的涨幅爆发。

    俞兴最后说道:“如果市场的销售情况能顺利,我们会考虑启动赴美上市的筹备,因为SEC那边的流程需要很久,假如10月或11月申请,可能得等到明年六月才能正式上市,但我们可以用新兴成长公司EGC的简化披露规则,整体流程或许能更快一些。”

    朱泽辉吃了一惊,他之前都是听过俞总的构想,但都只以为属于类似画饼的描述,现在这边首款车型刚开售没几天,那边就考虑赴美上市。

    他不知道什么EGC简化披露,就觉得俞总这种口吻是对流程已经有了解的。

    “俞总,碳硅集团这么快上市的考虑是什么?”朱泽辉沉吟道。

    俞兴答道:“九州已经上市了,而且反响不错,我们认为这不光是因为存在补贴,也是因为我们对市场的定位是准确的,一旦规模上来,即便补贴滑坡,我们也能拥有竞争力。”

    “补贴推了我们一把,但九州本身的产品力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二级市场的资本运作,继续把这种定位的市场吃下来,也为后续更多的车型竞争做准备。”

    “IPO的资金会拿来做研发和二期工厂的建设。”

    这是俞兴之前考虑到的规划,九州在市场上的初步验证可以继续往这个方向推进。

    朱泽辉只觉脑子晕晕的,连续的大消息都需要好好消化。

    他自己都有点不知道说了什么的鼓励两句,挂完电话就开始抽烟,如此连续抽了三支之后终于悠然叹息。

    这一顿抽烟是抽过瘾了。

    朱泽辉也回过味了,碳硅集团就是新能源产业的排头兵!

    什么叫排头兵?

    敢闯敢试!先行先试!

    临港呢?

    那就是未来新能源产业集群与创新高地!

    他端起茶杯,喝了半杯凉茶,挪动屁股想去碳硅看看情况又觉自己会影响人家正常的工作,最终还是带着满意、惊讶乃至于一丝窃喜的稳坐在办公室里。

    另一边的俞兴和领导简单聊了公司今年大的动作,很快就继续处理自己手上的工作,又约好了与几家主要供应商在下周的见面。

    只是,傍晚的时候,秘书章阳煦匆匆走进办公室,提到一个来自友商的消息。

    广汽丰田的副总经理李晖接受媒体采访,公开谈论了一体化压铸技术的不确定性,认为这种没有经过验证的技术不应该草率的放在汽车这类产品之上。

    俞兴皱眉看了看微博上第一时间的报道内容,发现对方除了炮轰一体化压铸技术,还委婉的聊了行业里订单注水的乱象。

    毫无疑问,这同样是在针对“九州”网传的数据。

    碳硅集团是没有公开小定订单的,当然,不是不愿意聊,而是要用更权威的数据来制作周榜,小定数据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但外界已经传得风风火火。

    最早是出自百晓生论坛上的供应商员工爆料贴,后来微博上也有动静,而随着比亚迪高管在朋友圈的短评与祝贺,“九州”热卖似乎成了较为确凿的消息。

    “李晖,广汽丰田的,他挺还敏锐啊。”俞兴摇摇头,“不用管他,我们自己手上的事都忙不过来呢。”

    章阳煦见老板这么说,也就只留个注意力。

    不过,李晖确实很敏锐。

    他是广汽丰田的副总经理,手上就负责着汉兰达的业务。

    虽然没来参加碳硅集团的发布会,也还是对这家新车企有好奇的,尤其听说对方有和汉兰达进行对比,就更是有了留意。

    李晖是23号抵达的申城,到这边是为改款汉兰达在申城车展的亮相做

300 行业震动(1W)(求月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