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八 第571章 邯郸模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耕牛加上曲辕犁开荒农耕,所以虽然从事农耕的人数变少了,可种田的效率反而变高了。

    “当真不可思议。”

    邯郸的这套体系,显然超过了现在太多大汉官员的理解。

    便是杨修也在思索——

    “陛下,这套模式,当真能够长远进行下去吗?”

    “就比如说……万一,邯郸的货物在北庭都护府卖不出去了怎么办?”

    “那样的话,邯郸的百姓可就大都没有了活路!那岂不是异常可怕?”

    相比于其他人,杨修一眼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那就是生产不是关键,需求才是关键!

    万一卖不出去,那邯郸这种方式怕是会瞬间反噬,成为一个恐怖的火药包!

    “不愧是德祖,竟然这么快就发现了此事。”

    刘协笑道:“北庭都护府,当然不可能一直把邯郸的货物吃下去。”

    “但是大汉还有辽州,还有西域都护府,还有安南都护府,还有将来大汉的各路诸侯国……这些地方都异常荒芜,初期根本不可能做到自力更生,肯定需要继续购买货物。”

    不对……

    杨修很快意识到第二个关键——

    “北庭都护府、西域都护府、安南都护府之间,相隔何止万里?”

    “邯郸的货物在本地,在河北,在北庭都护府或许称得上便宜,但若是通过陆路运输过去,那可就不是这个价了,除非……”

    嗯?

    杨修突然瞪大双眼,不可思议的看向刘协。

    “除非,能够将运费压到最低,比如说通过海运或者其他方式。”

    刘协替杨修回答了这个疑问。

    “那也不对!”

    杨修再度意识到——

    “其他地方的官吏也不是傻子,他们很有可能在当地直接置办工坊。”

    “比如西域都护府,直接就在敦煌、张掖一带设立工坊便是。”

    “安南都护府的需求,直接在成都、江州设立工坊便是。”

    “就算是辽州,在青州或者幽州设立工坊,也远远比从邯郸运过去便宜。”

    “到最后,这些货物同

卷八 第571章 邯郸模式-->>(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