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猛的没边!我拿什么和他比?”
“反正我现在,就等着生个孩子,然后老老实实的去营建封国喽!”
“……”
司马懿对杨修的选择没有嘲讽,也没有鄙视,只是有些可惜。
“德祖的性子若是不这么散漫,专心学问,说不定也能够继承你家“关西孔子”的传承衣钵。”
“打住!”
杨修制止司马懿:“天子可最讨厌世家传承还有尊古薄今的那套!我杨修就是杨修,关先祖什么事?难道你还要跑到孔融家里,将孔融这个孔圣后人供起来不成?”
“天子之前也确实劝我多研究学问……但那玩意我看着着实头疼,所以研究了一番后也就没怎么再看过!”
司马懿对杨修这种态度有些羡慕。
但司马懿也知道,好胜心过于强烈的自己,是绝对不允许诸葛亮一骑绝尘的。
杨修撑着脑袋翘着二郎腿看向司马懿:“仲达,我之前研究,其实还真的研究出了一些东西,你可要听听?”
“德祖有何高见?”
司马懿起初还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毕竟杨修有时候实在太过散漫,但是做学问又是极其严谨的事情,杨修如何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我有一次帮天子整理公文的时候和天子闲聊,天子无意说过一句话,叫做“知行合一”。”
听到这四个字,司马懿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
“做学问,闭门造车是造不出东西的。”
“先秦诸子里的那些大家,哪个不是周游列国之后才著作等身?”
“包括孔明……孔明没事就爱做点小玩意,从一开始的诸葛连弩,到后面的孔明灯、孔明镜,不都是如此?”
杨修的话让司马懿莫名兴奋起来。
司马懿其实也一直想过,自己和诸葛亮的差距在什么地方。
是书读的比诸葛亮少吗?
那倒也不见得。
是见识比诸葛亮少吗?
同样不见得。
还是说自己的智谋不如诸葛亮?
那更不是如此。
今日杨修的话却突然点醒了司马懿,同时也让司马懿想起来天子当年在旧长安城时,直接将桂宫拆了研制肥料一事。
“原来如此!”
司马懿朝着杨修拱手:“受教了!”
“我年少时所学,毕竟还是虾蟆之儒的学问,喜静不喜动,竟然枯读书本,实在有愧跟随天子这么多年。”
“嘿嘿!没事!以后请我喝酒便是!”
杨修朝司马懿招了招手,司马懿也乖巧的附耳过来。
“仲达,我告诉你一件事,你不能告诉别人。”
“德祖放心,我的嘴最严了!”
“……”
杨修突然一阵恶寒,显然想到了一对不那么让人愉快的兄弟。
不过司马懿的人品,或许大概应当还是可信的。
“仲达,近来天子从交州得到一些稻种,名曰象林稻。此稻不光产量巨大,十分抗旱,同时还是早稻,将来能够和南方的晚稻轮流种植,大汉的粮食产量能比现在增加一倍都不止!”
当时司马懿休沐,还不知道稻种之事。
但司马懿毕竟是如今的大汉重臣。
当听
卷八 第566章 弯道超车(感谢暖阳大大的白银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