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吗?”
刘协看了眼沙盘,这才想到自己之前好像是要匠人用不同颜色的沙子表现的。
诸葛瑾急切的问道:“吴侯是陛下您亲自册封的诸侯,如今并未犯下过错,陛下您为何要出兵征讨呢?”
“等会~~~”
刘协突然发现,诸葛瑾这个君子也不是那么老实!
“朕是册封孙权为吴候,但不过是食邑贵族,怎么道子瑜口中,却成了封地贵族?”
“念在子瑜是初犯,朕就不计较了。但需记住,以后不要再犯错。”
好不容易找到的切入口,诸葛瑾如何能够放过?
“如今陛下开疆拓土后复兴周礼,广封诸侯,为何就不能对吴候分封实地,让吴候安心为陛下守土呢?”
诸葛瑾这次来到长安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孙权请封。
“臣并非是有不臣之心。”
“臣只是想劝谏陛下,无论中原百姓与江东百姓,那都是陛下的臣民,陛下为何就非要一战呢?”
“兵戈一起,自然民不聊生,使得长江两岸都成了白地!这难道是陛下想要看到的吗?”
“如今陛下既然愿意分封诸侯,那为何不以江东之地分予吴候,令吴候心安,继续为陛下守土呢?”
诸葛瑾的核心观点,还是止戈。
站在他的角度,孙权如今已经臣服于汉室,让天子完成了名义上的统一。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效仿汉初时,用分封诸侯的方式,让孙权继续为大汉守土呢?
虽然孙权乃是异姓,但当年的长沙王吴芮不也是异姓王吗?
而且当年七国之乱中,长沙王这个异姓王也没有掺和到刘氏诸侯的战事中去,一直坚定立场站在了大汉朝廷那边。
诸葛瑾,便是想要让孙权成为大汉第二个吴芮,让长江两岸的百姓,将来免遭战事之苦!
“子瑜说的有道理。”
诸葛瑾本以为天子会斥责他,但刘协在略微思索后,竟然点头赞同起了诸葛瑾。
“无论战事如何,死的都是我大汉的百姓,这是朕不愿意看到的。”
诸葛瑾面色刚有喜色,却遭到天子的追问——
“子瑜以为,朕中兴汉室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
自然是维护大一统,成为至高无上的至尊……
诸葛瑾下意识就要说出答案。
但话到嘴边,诸葛瑾却将这话咽了下去。
天子既然要维护大一统,何必要复兴周礼,却分封诸侯?
这前后矛盾的说法,显然不足以概括天子为何要中兴大汉。
“陛下乃是为了百姓。”
“错了,是为了大汉的百姓。”
刘协纠正了这一点。
“大汉百姓遭受世家欺压数百年,被天人感应之说荼毒了数百年。”
“子瑜你若是能够在朕面前和朕做个保证,保证孙权一定能够清除世家,和朕一样均田给百姓,同时彻底废除江东的天人感应之说,让那些虾蟆之儒失去最后一片能够立足的土壤,那朕便是封孙权做个诸侯又能如何?”
刘协没有说谎话欺骗或者调侃诸葛瑾。
因为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毕
卷七 第543章 羡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