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六 第473章 光复青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不过他亦是担心天子会因为穆陵关的战事激烈而伤害辛评家眷,一时间又是犹豫不决。

    “父亲放心。”

    还是辛宪英站了出来。

    “从来没有听说过,天子会因为别人的事而迁怒家眷。”

    “但大伯毕竟负隅抵抗了这么久,天子还有朝廷将士心中必然都有郁气,所以还请父亲的姿态做低一些,不要招惹天子。”

    辛毗闻言,果断相信了辛宪英的话,选择将辛氏族人手脚捆缚,男子全部脱去上衣,齐齐跪在关门后面,迎接天子入关。

    先进来的吕布本来满腔怒气。

    但当看到辛氏族人这般凄惨,也就没了杀气,只是冷哼一声便策马而去。

    而其后的天子在抵达后,却并未如辛毗预料的那样,将自己主动扶起,而是停在了辛毗跪倒的头颅前面,不足三寸。

    “这般作态如何?”

    听到天子的询问,辛毗心中惶恐。

    “你可知,就因为你的兄长多抵抗了几天,死了多少朝廷将士,又死了多少青州士卒?更是害得多少青州百姓被袁谭送到了辽东?”

    “他倒是给袁氏尽忠了,但那些被他所累的百姓呢?”

    “如今又惺惺作态,想要和朕,演上这么一出戏,好当做平安无事不是?”

    辛毗听得掌心流汗,脊背发凉。

    天子的反应……怎么和自家女儿预料的不一样呢?

    而辛宪英听到天子的这段话后,也是偷偷抬起头看向天子。

    威严胜过俊秀。

    杀气胜过仁善。

    辛宪英可以肯定,天子是真的生气了!

    不是为辛评为袁氏尽忠而生气。

    而是为辛评连累那些战死的士卒生气!

    这天下,竟然真的有爱惜百姓的天子?

    辛毗此刻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已经认命似的闭上眼睛。

    “陛下,民女愿意散尽辛氏家财,抚恤战死士卒。”

    突然的一声,让刘协将目光移了过去。

    “你是何人?”

    “民女宪英,为辛毗之女。”

    辛宪英落落大方的行礼,丝毫不在意疯狂给自己使着眼色的父亲辛毗。

    刘协看着辛宪英,却是突然“啧”了一声。

    “难得有个懂事的。”

    “辛评蛊惑青州百姓为他而死,他自己却什么都不补偿,一死了之,这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朕本来是想着,将辛氏一族尽数贬为鬼薪城旦……”

    听到天子的话,辛毗的头颅埋的更深。

    “但你们辛氏中总算是有个明事理的,知道自己将这责任担起来。”

    “既然如此,朕就给你们时间筹集钱财抚恤士卒!”

    “除此之外,你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要想着就这么算了!”

    “谢过陛下!”

    辛毗大喜过望,再次朝着天子行叩谢大礼。

    “此外,辛评尸首,不得收敛!如有违者,斩!”

    辛毗听后,嘴唇微动,显然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在女儿辛宪英眼神的严厉警告下,终究没有说出口来。

    刘协并未在穆陵关内停留,而是直接往临淄赶去。

    路上。

    刘协赫然是看到了和司马懿眼中一样的风景。

    残破、衰败。

    好好的一个青州,竟然没有半个人影!

    便是曹操看了,也对如今青州的空旷感到阵阵寒意。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青州之前共有六十余万户百姓,人口怕是有近四百万人。”

    “就算一场黄巾之乱,户口减半,也是有着三十万户百姓。”

    “可如今目之所及,青州怕是连三万户百姓都没有了!”

    刘协此刻脸色无比阴沉。

    别说三十万户。

    哪怕袁谭往辽东带去十万户百姓,都能不断来给朝廷放血!

    “袁氏,当真无道!”

    迁移这么多百姓,加上时间又是匆忙,不知会有多少人死在这场迁徙当中!

    可耻!

    刘协抵达临淄后,便直接去见司马懿。

    司马懿仿佛知道天子想要知道什么,也是早早就将东西准备好——

    “陛下,万幸!”

    “翼德赶到东莱的时候,还有约五万户的百姓没有被袁谭带走,都在港口等候。”

    “想来应该是袁谭的船只不够,不能运送太多,这才让这些百姓留了下来。”

    “可惜的是没有抓到袁谭,不过根据消息,袁谭应该没有前往襄平,而是前往了玄菟郡。”

    刘协听到此处,不由看向司马懿:“玄菟?”

    这个回答让刘协再次感到气血翻涌。

    “嗯。”

    司马懿道:“想来那公孙度也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所以不愿袁谭前往,只是允诺让袁谭在玄菟郡重建齐国。”

    重建齐国?

    刘协握紧双拳:“现在朝廷有多少船只?能否追上袁谭?”

    “臣之前便下令将收缴的船只都调来蓬莱一带,只是还需要时间。”

    司马懿已经将事情安排的事无巨细。

    但司马懿犹豫片刻,还是朝天子谏言——

    “陛下,继续追击,其实并非明智之举。”

    “大军从海路前往辽东,其实颇为危险,稍有不慎便是全军覆灭。”

    “袁谭倒是不足为虑,但是公孙度却一直态度暧昧,又有扶余、高句丽为盟友,恐怕会趁机发难!”

    “陛下不如暂且退兵,休养生息,待将来做好准备,先遣大军使公孙度臣服,之后再徐徐图之!”

    一旦踏上辽东那片陌生的土地,变数就会增大。

    态度不明的公孙度很有可能会反戈一击,给朝廷大军予以重创!

    这个风险,司马懿不愿让朝廷去冒,让天子去冒!

    刘协闭上眼睛。

    就在司马懿以为自己劝谏失败的时候,天子的声音再度响起——

    “朕明白了。”

    “让主力大军漂洋过海,隔海进攻,便是拿将士的性命去做赌注。”

    “仲达说的对,朕不该行这般荒谬之举。”

    就在司马懿欣喜之时,天子却又说道:“但辽东的威胁,比你想的要大很多。加上袁谭带过去那么多百姓,若是这次不去争取,那恐怕要等到十年,甚至数十年之后了!”

    “这个时间,朕等不起,也不愿等。”

    “既然公孙度是威胁,那就先干掉他!”

    司马懿:?

    司马懿神情慌乱:“陛下莫不是想……”

    “嗯。”

    刘协重重点头。

    “从海路进攻,风险实在太大。”

    “既如此,就令皇叔、孔明领北庭都护府三族骑兵前往辽东,从陆路进攻。”

    “此外,海路的风险虽然太大,但肯定还是要派遣些军队渡过渤海,吸引公孙度和袁谭的注意。”

    司马懿见天子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也是询问一句:

    “陛下想要派谁前往?”

    ……

    而天子与司马懿的话一句不差的落到了众人耳中。

    谁都知道,单独渡海,其实就是成了孤军。

    既然是孤军,就容易全军覆没,可谓风险极高!

    但反过来,这又是一场巨大的战功!

    若是能够覆灭公孙度,光复辽东……便是一跃升为柱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故此,不少将领都跃跃欲试,想要主动去争取这个机会。

    刘协则在人堆中扫了一圈,终于在末尾找到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人。

    “孟德可愿领兵前去?”

    莫说别人。

    便是曹操自己,也出现了短暂的呆滞!

    曹操可是刚降不久!

    而且曹操本身,和公孙度与袁谭便有着千丝万缕的机会。

    若是曹操心中依旧对汉室有不臣之心,天子此举完全就是纵虎归山!

    曹操正待拒绝,心下却又猛然一惊!

    这是一个机会!

    曹操新降……

    作为曾经实控中原的诸侯,在朝廷内,多少还是有些不受待见。

    而且据曹操所知,天子将来大概率会把自己扔到西域去,为大汉开疆辟土。

    曹操也听人说起过,和自己结下仇怨的马超也是同在西域。

    若是没有功绩护身,将来在西域碰上,以曹操对马超素质的了解,曹操也不会以为他会对自己说什么好话,便是自己被对方凌辱也不一定。

    所以……

    不管天子是试探也罢,还是想让他戴罪立功也罢,曹操都要接下此事!

    “臣愿意前往!”

    “好。”

    但就在这时,同样是坐在最末的一人也起身朝着天子行礼!

    “陛下!”

    是鲁肃。

    鲁肃指着身旁的太史慈:“子义曾经去过辽东,在辽东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对于辽东应该再熟悉不过!”

    “远赴异地作战,地理不明乃是大忌!”

    “还望陛下允许,让子义也一并前往!”

    鲁肃这话,说的倒也没错。

    辽东那片地方,在座众人都是两眼抹黑,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明白。

    唯有太史慈曾经往辽东避难,而且当时太史慈也正是走海运去的辽东,对当地环境应该更加熟悉!

    加上一个太史慈,最起码也算有了向导,更不用说太史慈本就是天下有数的名将,对战事有利!

    “好!”

    刘协同意了鲁肃的提议,决定也顺便派遣太史慈前往辽东。

    但余光一撇,刘协却又看到两人。

    孙策,周瑜。

    将他二人的家眷要回来后,二人总算不是一副丢了魂魄的模样。

    这段时间调理下来,二人都是有了神采,没了刚开始的颓靡。

    “伯符、公瑾,你二人可愿一并前往辽东?”

    又来?

    派过去一个曹操不够,还要将新降的孙策和周瑜派过去?

    帐内诸将都用诧异的神色看向天子,不明白天子为何能够这般胆大包天!

    “伯符、公瑾擅长水战。”

    “一旦公孙度和袁谭发现朕派遣大军渡海,他们必然也会用船只反击。”

    “故此,这航道上肯定需要船只防护。”

    “不知你二人,能否胜任此事?”

    孙策木讷的站起身来,不知如何回答天子。

    就在这时,孙策左右脚趾齐齐一疼!

    周瑜和鲁肃,赫然是各踩住孙策的一只脚,用犀利的眼神告诉他答案!

    “臣……愿意!”

    “善!”

    刘协放下心来。

    如此……

    北面有刘备。

    南面有曹操、孙策。

    辽东这仗,虽然难打,但未必没有在短时间内结束的可能!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