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将长安各个区域划分开来,让百姓分散开来居住,防止疾病的传播。”
“但若非是亲眼见到,此事还是不能服众!”
孔融执着的“天人感应”固然经不住推敲。
但是刘表借用王充的“元气自然论”依然是没有直观的证据,证明所谓的“元气”真的存在!
说有“细蛊”,但是当下有谁见过细蛊?
说有“元气”,但是当下有谁见过元气?
就在孔融准备继续攻击的时候,却见刘表身后一名身长八尺,容貌盛伟的年轻人站了起来。
“学生诸葛亮,见过孔北海。”
孔融看着诸葛亮,眼中有了瞬间的恍惚。
“原来是孔明,你现在愈发有汝父之风了!”
诸葛氏乃是琅琊望族。
加上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经做过泰山郡丞,与孔融相识,所以对孔融来说诸葛亮并非陌生人。
“你夺得了科举状元后,便前往了荆州,我一直没有时间向你道喜。如今再次相见,你也不必这般生疏,唤我一声“世伯”即可。”
“亮谢过世伯抬爱。”
两人寒暄完,便又回到了正题。
“世伯方才说,无人见过细蛊,见过元气……其实是有些谬论。”
孔融皱眉:“愿闻其详。”
诸葛亮摇着羽扇:“闻者无用,今日既然世伯想看,那我便让世伯看一眼传说中的元气如何?”
这下,不光是孔融哗然,便是身后的儒学士子都开始议论纷纷,惹得太白书院中一阵嘈杂。
孔融见状,当即应下此事。
“若真能见到“元气”,那我自然认输。”
“好!”
诸葛亮看向一旁的司马懿。
“仲达,找一根细小的蜡烛,再找一些纸张、竹条过来。”
“嗯?”
司马懿没想到诸葛亮竟然使唤起了自己这个学长前辈?
但一想到自己竟然能够看到传说中的“元气”,司马懿便也顾不上这些,一溜烟出门后将这些东西找来。
接着。
诸葛亮就在众人的注视下将这些东西慢慢制成一个灯笼的形状。
“诸位,看好了。”
只见诸葛亮缓缓点燃这灯笼最下方的一点蜡烛,之后就用手放在灯笼的顶部,等待它慢慢充气。
孔融身后已经有人急不可耐。
“诸葛孔明!你是要我们看什么东西?”
“噤声!”
还是孔融回头呵斥了对方一句,之后就一脸凝重的看着诸葛亮手中的那个“灯笼”。
本来有些干瘪的灯笼,在等待一段时间后,竟然肉眼可见的丰满起来!
诸葛亮上方盖着的手已经是能够感受到下方的浮躁和迫不及待,知道了真理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着对世人绽放!
松手。
太白书院在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寂静!
那个灯笼……不!不对!不是灯笼……反正不管是什么玩意,它竟然挣脱了大地,朝着天空之上飞去!
飞了!
竟然飞了!
所有人张大嘴巴,注视着这堪称神迹的一幕!
“咕咚。”
有聪明
卷六 第403章 孔明灯-->>(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