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杀的太多,又未免会在河北百姓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让河北百姓以为天子和朝廷爱关中之民而不爱河北之民,引起地域之间的纷争。
这两种局面,刘协哪一种其实都不愿看到。
所以……
“所以朕自从收到张邈复叛的消息后,便一直在思索如何治理河北。”
“朕现在有个框架,想着将这里搭建出来。”
刘协的言语引起钟繇和荀攸的警觉!
“天子,此事关系甚大!还请陛下回到长安,见过贾令君与荀仆射之后,再做打算!”
虽然天子还没有明说,但他们二人都是感觉天子要做一件大事!
既然是大事……他钟繇和荀攸虽都是两千石的官吏,也是一早跟随在天子身边的亲近之臣,可毕竟不在中枢,此刻若是做出这样的决定,恐怕有逾越之嫌!
“待回到长安,就来不及了。”
“河北的事,总要朕亲自留在河北才好解决。”
“而且只是前来商议而已,朕又没打算绕开尚书台单干,你们这么紧张做什么?”
钟繇和荀攸听到天子最后一句解释,总算安下心来。
不过天子第一句话,就让两人的心提了起来——
“朕打算改革官制。”
二人倒吸一口冷气。
虽然知道天子要做的事必然很大。
但他们没有想到,竟然大到了这么大的地步!
“你二人先别急着劝朕,你们先听朕好好说。”
“三公九卿制度,其实在后汉已经派不上什么大用。”
“从孝武皇帝建立“内外朝制”以来,尚书台已经是逐渐取代了三公九卿制度。等到光武皇帝设立台阁制后,更是大小事宜皆出自尚书一省。”
“便是朕也一样,三公九卿在朕面前不过是个摆设,随便什么都扔到尚书台中!如今的尚书台,若非是有文和、文若两个人盯着,怕是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尚书台这般臃肿,做事效率难免低下……以往朝廷仅有关中的时候还算能够撑住,等到日后光复了凉州、益州、荆州等地后,便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若是再将河北和河南的政务一窝蜂扔到尚书台去,即便是文和、文若这样的人物,也绝对撑不住。”
“你二人都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钟繇和荀攸听到天子如此言语,突然发现好像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的尚书台,已然是一个臃肿到了极致的可怕机构。
哪怕天子设立了御史台出来监管,却依旧是有些有心无力。
大汉对于官制的改革,确实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不过钟繇和荀攸还是没有轻易被天子蒙骗过去:“这事固然再怎么着急,也总该是能回到长安去商议!况且此事与河北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
刘协沉声道:“朕既然想要改革官制,就必然会将三公九卿彻底拆成空架子。”
“但河北的士人却不知道这点。”
“所以朕是想拿出一部分三公九卿的位置,拉拢一些在河北名声好的士人,让他们得以虚居高位。”
“如此一来,既在表面上安抚了河北士族,即便朕
卷五 第373章 天子骗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