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本身便是一个阳谋。
若是袁绍不将轲比能和乌桓召回,没有骑兵部队的袁绍只会一败涂地!
袁绍想要脱离刘协的掌控去做一些事情,刘协就偏偏要继续让袁绍只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
司马懿、杨修对视一眼,心中顿感不妙。
这不是因为他们对天子有所不满,而是说……他们的内心竟然也已经被天子说服了!
固然朝廷还没有准备好,但是你袁绍难道就准备好了吗?
如果说朝廷现在是做足了七成的准备,那袁绍便是只有六成的准备。
不。
考虑到袁绍将东鲜卑和乌桓调走,可能只有五成的准备。
而且这五成的准备,很大一部分貌似都是无用之功。
袁绍在太行山以东修筑防御工事的事情早已被朝廷的探子打探到。
而对于朝廷真正要主攻的中原方向,却是没有半点防备。
也是。
朝廷之前烧毁了雒阳北渡大河的孟津,直接杜绝了从雒阳威胁河北的可能,袁绍放松警惕也纯属人之常情。
而且袁绍和曹操之间到底是有了间隙,两人也不可能同行协力在雒阳前面共同派军驻守。
现在若是按照朝廷的原定计划进攻,必然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司马懿询问:“陛下与尚书台商议过了吗?现在积攒的钱粮,究竟够打多久,能打多久?”
言下之意,便是已经隐隐认同了天子的作战方案,打袁绍一个措手不及!
但前提是,要按照现在的钱粮更改作战计划,不能刻舟求剑,还按照原本的计划行事。
“若是按照现在的钱粮……若是大军倾巢而出的情况下,顶多能打半年。”
刘协还没有回答,杨修便先将具体日期说了出来。
这些数字,基本都牢牢记在了杨修脑海中,何须再去询问尚书台?
半年!
这便是提前进攻的代价。
必须要在半年之内,彻底战胜袁绍,将河北收入囊中!
朝廷,当真能够做到吗?
……
“半年,就半年!”
刘协最终拍板。
“朕本来就想要速胜。”
“所以半年与一年,没有任何的区别。”
刘协盯着司马懿和杨修:“朕此次召你们前来,就是想问。即便是现在出兵,即便是只有半年的时间,朝廷有没有胜算?”
司马懿咬着嘴唇,纠结了半晌。
因为此刻他的决定,便是最后一次阻止天子的机会。
一旦天子在这个时候下定决心,那事情便再没有商议的余地了!
司马懿深吸一口气。
从内心深处来说,他还是希望天子再等一等,等到大家都准备好,再去打这一场旷世大战。
但按照兵法,天子决定现在出兵,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
……
理性与感性交织缠绕在一起,这还是司马懿第一次这般矛盾。
但最终,司马懿还是拱手:“能打!”
“这一仗,能打!”
之所以想要拖到年底,除了钱粮确实还差一些外,更重要的是——大家终究有些逃避这般规模的战事。
天下,已经太久没有出现过这般规模的大战了。
谁都不知道这场仗应该怎么打
卷五 第320章 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