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 第291章 藏器于礼(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如此才能孵出鸡!”

    “错了。”

    刘协说出答案——

    “是先有鸡。”

    “先有鸡,才能保证鸡生下来的一定是鸡蛋。”

    “若是只有蛋,谁也不能保证孵出来的一定是鸡。”

    “现在也是一样。”

    “学问,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现在就争论民富国强靠的是什么,未免有些太早。而是要等到真的民富国强的时候,再来讨论这些问题。”

    所以,刘协才不愿意去干涉这些大儒的讨论。

    当把有些事情做出来后,一些话自然就有人能够去说出来。

    反过来。

    如果刘协只是将一些话给说出来,那谁也不能保证将来就一定会做出那些事来。

    理论的来源,终究来源于现实,而不是臆想。

    阎象此刻虽还是似懂非懂,但隐约间却是明白了天子的态度——

    无论结果如何,先使民富,先使国强!

    之后的事情,自有后人评说!

    “有这样的天子在,难怪关中与关东好似两种景象啊!”

    阎象此刻对天子心悦诚服:“臣受教了!”

    “臣之前本来是想要隐居山林,再不受世俗纷扰。”

    “今日看来,却是谬矣!”

    天子,想先搞出那只鸡,然后再让鸡去下蛋。

    但阎象这样的士人,却是想先在家中随便搞出一个蛋来,然后再试着让这蛋去孵一只鸡。

    阎象虽然没有解开关于“民富国强之本”的困惑,但却将自己的人生之惑给解了出来。

    “臣之后,自会用心治学,不拘泥于经典书籍,而专研习利民之道!如此,才能算是不负自身所学,不负百姓之愿!”

    “善。”

    刘协也没有想到阎象听了一场讲学后,竟突然改变了人生志向。

    不过刘协还是欣慰的点头。

    伴随着越来越多如阎象这样的士人出现,那汉室又何愁不兴呢?

    “对了。”

    “阎主簿此次途径荆州,顺便帮朕将一些书籍带给刘皇叔麾下一个唤作诸葛亮的幕僚。”

    “上面都是朕随手写的一些关于器械和算术的内容,你顺便帮朕交由他,让他自己去琢磨里面的东西。”

    “喏!”

    阎象领旨。

    此次对于他而言,真当是满载而归。

    而在阎象离去后,刘协不知为何,总是能感受到附近有一股子怨气……

    定睛一看,这才发现是角落里的司马懿。

    “仲达何故这般看着朕?难不成是肚子饿了在生朕气?”

    司马懿看着天子,又看着远去的阎象,终于忍不住询问:“陛下,你将那些东西送给孔明,难道不算是透题吗?”

    ?

    刘协尴尬的挠挠头:“算吗?”

    明眼人都知道。

    第一届科举着重考的是律法。

    这第二届科举着重考的肯定就是算术和机械。

    现在天子将那些东西送给诸葛亮,貌似还真的有透题之嫌。

    刘协左看右看,正要想着法子为自己开脱的时候,眼角却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德祖!朕不是让你留在长安吗?你怎么敢一并跟着前来?”

    司马懿见到天子似乎是在转移话题,心中更是幽怨……

    而此刻被刘协抓到把柄的杨修非但没有避开,反而焦急的来到刘协身边:“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少来!又在找理由不是?”

    “并非如此!”

    杨修抬起头,眉宇间果真一副焦虑的神色。

    “真有事情发生?”

    刘协看到杨修,也意识到杨修是专门从长安赶来给自己汇报大事。

    “究竟是什么事?”

    杨修从怀中掏出竹简。

    随着长安造纸术的发展,已经有很少地方还会用竹简这样的载体来记载传递消息。

    关中、凉州、荆州,都已经全面运用纸张。

    所以竹简,反倒是成了稀罕物。

    不过吸引刘协注意的并不单单是竹简。

    而是竹简背后,沾染上的血迹!

    杨修呈上竹简,并迅速说出情报——

    “幽州公孙瓒派来使者,请求天子出兵救援!”

    早上事有点多,耽搁了好长时间,所以这章二合一稍稍有点短,各位读者大大见谅。抱歉~下跪~嘤嘤嘤~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