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 第249章 我们还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晋阳?

    徐荣愈发困惑。

    “晋阳必然早已失陷,天子何必要往那里派去使者?”

    从河东前往晋阳,若是不走雀尾谷,便要翻越崇山峻岭,专走羊肠小道才能摸索过去。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前往早已失陷的晋阳,这无论如何都是有些不划算的。

    刘协没有理会徐荣认为晋阳已经陷落的武断言论。

    他只是平静道:“朕当时给晋阳守将郝昭的旨意就是,如果他活着,就想办法给朕报个信。”

    “若是知道他活着,朕立刻便会引大军前去救援。”

    “算算时日,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了。”

    徐荣正要询问郝昭该怎样传达自己还在坚守的信息时,不由瞳孔一缩。

    汾水上游。

    阳光洒下,浪花变成了片片金鳞,在不断跃动。

    待金鳞落在眼前,徐荣才确认自己没有眼花。

    葫芦!

    顺着汾水漂流而下的,竟是一个个圆滚滚的葫芦!

    而且数目还不少!

    它们在浪花中不断浮沉,却始终没有淹没下去,而是用尽全力在向岸上的人求救,似乎是在传达自己“生”的愿望。

    徐荣见状,也是脱去甲胄,纵深一跃来到水中,用力捞了几个葫芦提到岸上。

    拔开塞子。

    一枚竹简突然从里面倒出。

    “末将杜勇尚在守卫晋阳,望陛下相救!”

    徐荣又打开另外几个葫芦,内容都是大同小异——

    “臣郭淮奉命守卫晋阳,幸不辱命!还望陛下周知!”

    “吾韩侯富尚还活着,下游的君子们能否尽快前来相救?”

    “老汉叫陈安国,我有个儿子叫陈广汉,我们父子都还在城中坚守,还望其余同袍们尽快前来相救。”

    “吾张延年……”

    “吾赵破奴……”

    “吾李德……”

    ……

    刘协此刻也拿过一个葫芦打开,里面是一个叫做“盛大鱼”的人写的求救信。

    他的字写的歪歪扭扭,不过四个字而已——

    我们还在。

    “朕让使者告诉他们,若是还活着,便写好信件,放在葫芦中投入到汾水里。”

    “如此,朕在下游,自然能够收到他们的信件。”

    刘协将这枚竹简放入怀中,转身看着徐荣。

    汾水依旧急促的流淌,无数葫芦被浪花打向半空,飘荡在刘协身后。

    “之前徐荣将军说朕威望不足,朕认。”

    “但徐荣将军说朕根基不稳,朕却是不认!”

    刘协指着依旧源源不断自上游飘荡而下的葫芦——

    “晋阳城中,还有军民在坚守。”

    “他们信的,不是朕的兵马、权势。”

    “而是相信朕在均田中分给他们的田产,是朕在科举考试后授予他们的官位。”

    “只有跟着朕,他们才有可能脱离以往的生活,再不被世族豪门当做奴隶一般驱使!”

    “朕的依仗,从来都不是什么武勇、兵马,而是这无数百姓送来的葫芦。”

    “万民之愿,难道还不足以撑起一个大汉朝廷,不足以撑起一个康庄盛世吗?”

    “徐将军以为,自己的头颅,难道就真的比这些葫芦更加珍贵吗?”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