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任何解释。
董卓没有否认。
“早在陛下大婚时,臣其实就想做此事了。”
“只是之前朝廷改制,又遣玄德入蜀,诸事繁杂,便一直没有机会。”
“在并州战事之后,不如就将几人带回朝廷,授予高位,让他们安心养老吧。”
刘协没想到董卓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召那几名西凉功勋回朝,确实是方便了刘协掌控西凉大军。
若是下次再遇到这样需要调配全部西凉大军的战事,就不需要董卓亲自前往。
但是……
“太师可知,如此决意,便是失去了自己的立身之本?”
没了兵权,董卓便如同没了利爪和牙齿的老虎。
所以即便是刘协,都是刻意提醒董卓,让董卓三思而后行。
岂料董卓却抬起手臂,轻轻摆动。
“如陛下所见,臣便是如此动作,都会微微有些气喘,更何况是于战场上作战?”
“此次战后,臣怕是极难再统兵了。”
“况且……陛下方才说臣的立身之本,可臣的立身之本,难道不一直都是陛下吗?”
刘协瞳孔猛然一缩,可随即又轻轻放开,便是眼睑都慢慢喜悦了起来。
“太师能说出此言,朕便再无所求了。”
“只是,朕还是不同意将李傕、郭汜、徐荣召回朝中。”
这回换成董卓错愕:“为何?”
刘协指着前方的沙盘。
“如今天下三分。若想要中兴汉室,平定天下,短时间内打的仗只会多,不会少。”
“那些西凉士卒都是李傕、郭汜这些人带出来老部下,能够做到如臂使指,兵遵将命,将明兵意。”
“若是骤然换将,难免会使得西凉大军战力减弱……”
“而战力一旦减弱,威震天下的西凉铁骑,怕是不能再做到如往常一般的所向披靡了。”
“战场上不能够取胜,想要使天下平定,自然又是遥遥无期。”
“故此,朕不想将他们几人召入朝中,折损了军队战力。”
董卓眉头一皱:“陛下如此,难道就不怕他们……”
“朕不怕!”
刘协声音响亮。
“朕知道,只要太师在,他们就翻不了天。”
“方才太师说太师的立身之本是朕,可朕又何尝不知,朕的立身之本,也是太师呢?”
刘协将手搭在董卓肩膀上。
“现在汉室未兴,太师又何必说些不能作战的丧气话来?”
“待太师亲自领命攻占了邺城,取下袁绍首级,再兵临中原、饮马长江之后,再来与朕商议此事。”
“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太师若是将这么一个乱糟糟的天下丢给朕,那朕可不想要!”
董卓笑了几声:“陛下是真的不让臣有半点安闲的时候啊。”
“那是自然。”
刘协亦是哈哈大笑:“这还没完!待太师卸甲归田,还要太师帮忙带自己的重孙呢!”
?
董卓眼睛一亮:“难道白已经……”
卷四 第233章 出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