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1章 改革的春天即将到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那就让人头大了。

    “然后发动机的采购和变速箱的采购,都已经定下来了吧?”

    李书富现在是亲自带着技术团队去开发新产品,采购等后勤工作完全交给了李大贵。

    发动机也好,变速箱也好,生产难度都是非常高的。

    这一点李书富也是很清楚的。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只能考虑从外面采购。

    而除了南山发动机厂和南山变速箱之外,吉利这边可以选择的余地其实并不多。

    也就是4MT的手动变速箱,还有一个首都齿轮厂可以考虑。

    发动机方面,已经锁定了南山发动机的1.5L发动机。

    这款产品如今是国内各个汽车厂用的最多的一款了。

    在南山发动机的体系内部,它的产量也算是最高的。

    “已经正式的跟南山发动机签署了采购协议。”

    “不过变速箱方面,我们选择的是首都齿轮厂和南山变速箱两边同时采购。”

    “到时候根据成本情况来调整。”

    李大贵对自家正在开发的经济型车还是挺有信心的。

    这款产品在工厂附近的城市,估计就能卖掉几千辆。

    到时候一年卖个几万辆,甚至是十几万辆,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把成本做的足够低。

    变速箱这么一个关键零件的采购价格,就显得很重要了。

    至于发动机,南山发动机那边倒也没有坑它们,报价跟卖给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差不多。

    所以李大贵就算是想要去讨价还价,心中也是发虚。

    毕竟你的采购数量不如人家,但是价格跟人家一样。

    已经算是很给你面子了。

    “这些零件的价格方面,可以考虑跟相关的厂家签署一个对赌协议。”

    “比如我们的采购数量在1万辆以内的时候是什么价格,去到3万辆的时候又是什么价格。”

    “如果达到了5万辆或者10万辆,再来一个更加优惠的价格。”

    “这样子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李书富知道自家的新产品,价格很关键。

    如果不想办法的把成本降低下去,到时候是很难销售的。

    现在的车子,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太贵了。

    “行,我先准备一个方案,到时候好好的跟你汇报一下。”

    李书富的方案并不复杂,李大贵自然立马就听明白了。

    不过具体的方案如何制定,显然也是需要再好好的考虑一下才行。

    ……

    “向阳,你们集团还是非常争气,一举扭转了我们国内汽车行业的局面。”

    “再加上最近一年我们机械电子工业部的下属企业跟北极熊那边展开了越来越多的合作。”

    “整个经济形势,一下就变好了很多。”

    过年了,江辉一家自然要跟老丈人团聚在一起。

    朱建生如今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春节假期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

    所以自然是只能江辉一家子从深城飞到首都,就着朱建生的时间。

    越是身居高位,朱建生就越清楚选择的重要性。

    许多决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做选择。

    过去那么多年,江辉跟朱建生的提议,从来都没有错过。

    所以朱建生现在对江辉的信任程度,已经是非常的高。

    虽然是回来过年,但是翁婿两个免不了躲在书房里头交流着各种大事。

    “经济就是这个样子,一个区域发展起来了,就很容易带动一片都发展起来。”

    “只要进入到了发展的正向循环,不要瞎折腾的话,好几年都会顺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

    “我们现在的发展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只是需要在一些细节上面不断的完善就行。”

    “后续尽可能的让企业有更多的自主权,进一步的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那么未来华夏的经济,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巨大的惊喜。”

    江辉之前就已经跟朱建生提到过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事情。

    机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工厂,可以灵活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跟外面的企业合作。

    这样子不仅可以盘活一些经营不善的工厂,还能利用现有的资源进一步的创造财富。

    有些资源在国企手中,不仅没有创造出利润出来,但是到了民营企业手中,情况就变化了。

    八九年代,这方面的情况特别的明显。

    朱建生也是听劝的,这段时间都有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从目前来看,效果显然不错。

    “你的这个想法,我已经跟上级沟通过了。”

    “估计春节之后,上级会专门去深城等地做考察,进一步的落实各种改革的政策和方向。”

    “让大家能够积极的去创建工厂,去发展经济。”

    “以前的各种条条框框,都会不断的被打破。”

    到了朱建生这个位置,能接触的信息自然就更多。

    由于各种因素,这个时期的经济环境跟前世还是很不一样的。

    上级对于改革的信心更足,分歧更小。

    所以下一步就准备加大步子,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这对宝马汽车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好事情。

    “从1978年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一年了,是时候做一个正式的决定了。”

    “我们集团肯定是全力支持上级的各种政策方针。”

    “一旦这些新政策出来,我们集团也会进一步的拓展业务。”

    江辉这么一说,朱建生立马来了兴趣。

    “你们现在已经在摩托车、汽车、设备生产和芯片生产,甚至是特殊钢生产领域都已经有布局了。”

    “你还准备进军哪些领域?”

    江辉的眼光,朱建生是绝对有信心的。

    江辉选择的努力方向,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

    知道哪个行业比较有前途,机械电子工业部下属的那么多工厂在改革的时候,朱建生就比较好判断哪些方案可以批准,哪些方案要反对。

    当领导的,能够准确的把握这些信息,无疑是非常关键的。

    这也是非常考验个人能力的。

    要是这方面的工作搞的好,对于提升个人威望也是很有好处的。

    毕竟过个几年,哪个方向对,哪个方向不对,还是很容易证实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