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腊月二十左右就会放假,腊月二十是……”
“这个月二十五号。”见自己男人在算日子,罗敏开口补充道。
“那我估计这个学期应该是不会去上课了,这次的联合行动我是总指挥,事情肯定多的很,我又是第一次指挥这种大型行动,需要边干边学,指定是没多余的时间了。”
“和我想的一样,我也估计你这个学期可能都没时间了。下学期你再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把时间安排好,最好能直接上半天那种,每次就两个小时听着不过瘾。”
“哈哈哈……好,我尽量把时间调整好。”
李言诚知道大家喜欢他的课,最主要的是他讲都是一个个实际的生动案例,并且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他可以非常直观且完整的将案件从头到尾,将参与到案件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自己人,还是犯罪分子的心理,神情等等都刻画出来。
这是他与其他老师最大的不同之处。
很多老师,比如教关于现场勘察的老师,能教这种课的老师,首先自己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早期经验积累的时候,这个老师肯定需要经常下现场,可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等经验丰富后,可能更多的还是看现场照片与图纸,尤其外地的案子,他们并不会亲自到场。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负责任,而是工作太多,不得不这样。
李言诚不同,要审讯嫌疑人,他必须亲自到场,完全没办法假手他人,有时候过去审讯了才知道搞错啦,他也不会马上就走,而是留在当地协助查案。
而即便没抓错人,他每次在审讯嫌疑人前也要将案件从头到尾整个了解一遍,甚至还要去现场走一走,这就使得他经手的每一起案件参与度都非常高,对案件的熟知度当然不是那些仅仅只坐在办公室里看一看现场照片,翻一翻案卷的人所能比拟的。
所以,即便是同一个案子,从他嘴里讲出来,和从其他老师嘴里讲出来,给学生的感觉都完全不同。
一个像是在照本宣科的讲故事,而另一个讲述的则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那能一样吗?
“老婆,喜欢听我讲课啊!”
“嗯呢,你讲的就是比其他老师讲的好。”罗敏没有丝毫犹豫的点了点头,看向李言诚的眼中满是一闪一闪的小星星。
“嘿嘿,那我今天就单独给你上一课。”
话音还未落,他就一个翻身。
“啊!这都几点了,你不睡觉啦!”
“没事儿,我身体好,起的来。”
“那也不……唔……”
外边是寒冷的冬夜,屋内却是一屋的春光。
……
一九八一年元月一号凌晨一点多,平昌县公安局刑警队值班室。
三十号晚上才和副队长等三位同事一起从东北出差回来的赵国栋,只休息了三十一号一个白天,晚上就到队里来参与值班了。
值班的几人围坐在炉子边上,一边烤着手,一边聊着天。
赵国栋没说话,静静的听着其中一位同事讲他出差后发生在阳朝区的一件案子。
听着听着,他的眉头就皱到了一起,开口打断了同事的话。
“大刘,你等等。”
“怎么了国栋?”
在场的除了赵国栋因为这段时间出差没在之外,其余几人其实都听说了发生在阳朝区的杀人偷钱案。
只不过他们也是道听途说来的,对案情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而这个叫大刘的之所以还要给他们讲这个案子,是因为下午他代替他们队长去市局参加会议,在市局又听到了些不一样的内容,晚上才给一同值班的同事们得瑟呢。
见赵国栋打断了他的话,大刘有些好奇的问道。
“大刘,你说的这个案子是发生在阳朝的?刚发生的?”
“对啊,二十五号夜里发生的,哦,你们是二十四号出发的,不知道这个案子。”
“阳朝区哪个街道办?”
“就是**街道办”
“死的那两个人叫什么
第六百四十六章 主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