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二章 货币改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虽然因为商业繁荣的原因,大量银子流入大宋,银子也是大宋重要的货币之一。

    可是银子在实际的使用当中,并没有特别方便。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成色和重量的问题。

    一些电视剧中,银子被铸造成一定重量的银锭,拿到后掂量一下就知道是多少。

    可是在古代的实际使用中,是要检查成色,并且称重的。

    在宋朝,银子作为货币使用,都是出现在大宗交易中。

    普通百姓不仅不会用,连收都不会收。

    因为百姓分辨不出成色如何,很容易被骗。

    不管造不造火炮,就是造突火枪也需要用到不少的铜。

    而且铜钱交易非常不便,不说大宗交易了,一贯铜钱好几斤,不仅重,还不便携带。

    不光是银子的问题,赵兴让殷汉章仔细调查过大宋的货币情况,简直一言难尽。

    大宋立国后虽然也有铸造铜钱,可并没有取消唐朝时期的铜钱。

    民间流通的铜钱,甚至还有唐朝以前的。

    这些倒也不算什么,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私铸铜钱。

    别看古代使用的铜钱是铜制作的,但是铜和铜钱的价值却不对等。

    否则朝廷根本没有必要铸造钱币了,直接以铜称重当钱使就好了。

    正是因为货币种类杂乱,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空间。

    对于货币的改革,就很有必要了。

    不仅要让银子流通更方便,大宋现有的铜钱也需要回收重新铸造。

    货币改革,可是能够为朝廷带来很大收入的。

    别的不说,回收兑换新的货币,完全可以加点火耗。

    比如说只能兑换新币的百分之九十,只要禁止以前的货币流通,天下人就必须兑换。

    这样做百姓的损失并不大,因为大多数普通百姓几乎没什么钱。

    但是对于那些有钱人就不一样了。

    铜钱还只是小利,重要的还是银子。

    赵兴准备让人尝试铸造后世的银元,统一成色,把银子变成常见的货币。

    禁止那些碎银子在世面流通,银子兑换火耗,就可以多收一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