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14.朝生暮死,生生不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这就是最先观测到沙尘暴的地方。”

    老支书引领着人来到草原边缘一处地方。

    这里原本有支架和摄像机,进行过监工直播的。

    但现在已经没有了丝毫痕迹,只有老支书还记得位置。

    户外直播,再结实的设备没人维护也坚持不了几个月,更何况这边即便有了草原,环境还是很恶劣。

    “这块地很有意义,咱们就选这里吧。”骆一航提了一句,翻身下马。

    包楚熙点点头,没有反对。

    她不反对,其他人就更没有异议了。

    骆一航他们今天出来不仅是为了让王绍鹏练骑马,还有别的事情呢。

    要由骆一航亲手挖出一株超级马兰草,交给包楚熙带回去做成标本。

    它将作为十月六日原子弹爆炸纪念活动的一环。

    在十月六日当天,永久收藏在马兰基地纪念馆并展出。

    这也是包楚熙这趟过来的主要目的。

    本来这活应该是文英来做,但文英嘛,手里有研究项目就什么都顾不上了,恨不得吃住都在实验室。

    让她放下研究工作大老远来趟内蒙?

    又不是收集样本,她才不愿意跑嘞。

    所以这活就只能骆一航代劳。

    包楚熙去挑选合适的草。

    其他人就在草原上随意的溜达。

    蹲下身子扒开草叶,入手处潮乎乎的,超级马兰草保水能力很强啊。

    而在草叶下面,一个小小的新世界正在慢慢显露。

    有几根矮矮的,小小的青草,不知道什么品种,正躲在马兰草宽密的叶子下遮挡烈日,小心翼翼摘取着水汽。

    它们是跟着这片草原所吸引来的各种野生动物,从远方而来。

    或者随着风一起飘来。

    或者依附在牧民衣服上,放牧的羊群毛发上的种子。

    随意落在这草原上。

    马兰草从空气中凝结出露水,滴落在地。

    落在这些小小的种子上。

    一天、两天、三天……

    种子探出嫩芽,伸展根须,依附着沙粒。

    贪婪的捕获着空气中的水分,追逐透过草叶散落的已经并不爆裂的阳光,努力的生长着。

    水分经过小小的草叶一层层传达,传到地表,紧贴着沙地又出现了一层细细密密的结皮,它们是苔藓、地衣或者藻类组成。

    这层结皮向着四处扩散,甚至脱离了超级马兰草的覆盖范围,蔓延进沙漠里。

    即便这点点绿色最远也只走出不到一米。

    即便它们越来越矮,越来越稀疏,最后消失在黄沙中。

    即便她们脱离了超级马兰草的保护,暴露在戈壁沙漠恶劣的环境下,朝生暮死,随时可能来一阵风就能把它们吹散。

    但它们却生生不息,一直走向远方。

    模糊了草原与沙漠的分界……

    ——

    这层结皮可是好东西啊。

    它是生态修复的一个积极信号,说明沙漠已从无生命裸地向有生命系统迈出第一步。

    生物结皮可减少土面蒸发30%-40%,降低暴雨径流50%,防风蚀时长可达30分钟以上。

    结皮的孔隙结构可截留降水,同时微生物分泌的有机质能吸附少量养分,打破沙漠贫水贫养”的恶性循环。

    可以说,它就是土壤的雏形,只要再有持续的有机质输入(马兰草入冬后叶子枯萎返还大地,野生动物和放养的羊群的粪便排泄物),稳定的水分供给(超级马兰草冷凝空气中的水分,从地下含水层吸收的水分通过呼吸作用和细胞代谢释放出水分),以及避免破坏。

    经过几年,十几年,即便几十年,这里就会变成真正的土壤。

    哪怕贫瘠,哪怕脆弱,那也是土壤,不再是沙漠……

    当然,还有人工的干预。

    老支书巴图朝鲁见骆一航和王绍鹏蹲在地上研究这层结皮。

    开口询介绍道。

    “前些日子有林业局还有啥科学部门的人过来,在社区里选了一片地方,挖了好多浅浅的池子,可大了,一百多米长,说是要养啥藻,不是吃的那个枣,是水里头的,就为了沙子上长得这个皮子吧?”

    “蓝藻。”王绍鹏笑道,“就是为了长这个的,叫土壤生物结皮。蓝藻可是好东西。它在生长过程中会持续分泌多糖,能将松散的沙粒粘成片。”

    “而且沙漠中最核心的问题除了缺水,还缺氮,氮就是养分,即便超级马兰草也要氮才能长的快,蓝藻具备生物固氮能力,它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利用的氨态氮,提供基础肥力。”

    “最主要的是这东西抗造,干旱的时候脱水休眠,遇水快速复苏,跟三体人似的,不用驯化就能适应沙漠条件。”

    “繁殖也快,长得也快,只需要少量的水,少量的营养物质,就能培养,便宜又简单。”

    “一个10到15公分深,1500平米的大池子,每天能收一到两吨,注意是每天。”

    “施放也省事,晒干了揉碎了随便撒就对了,一两个月就能形成结皮,比自然条件下快二十倍。”

    王绍鹏

1314.朝生暮死,生生不息-->>(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