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带着女儿藏在树上,盯着树下正在低头吃嫩叶的小麂。
金雅崽还没有到能捕猎小麂的时候,它很认真的在观察爸爸的捕猎,看到小金爸爸从树上一跃而下,死死咬住小麂的脖子,将它绊倒在地,爪子牢牢嵌入小麂的皮肤,不让它挣脱自己的爪牙,直到小麂彻底死亡后,小金才松开爪牙,走到旁边舔了舔糊满鲜血的嘴和利齿。
金雅崽没有被这血腥的一幕吓住飞,反而有些跃跃欲试,它学着父亲的姿势从树上快速蹿下来,猛扑向小麂,稚嫩的牙学着父亲的动作,咬住小麂的脖子,爪尖扎入小麂的皮肉,直到自己累了,才嗷呜嗷呜的松开,并扬起小脸看向小金,似乎在问爸爸自己学得像不像。
它俩在捕猎小麂的时候,金雅正好也带着两个养子路过这里,它们今天的目标也是小型有蹄类,不过两只猞猁崽还不能跟着养母金雅一起捕猎,它俩目前唯一成功的一次,是前天合力咬死了一只兔子。
看到金雅崽完成了今天的捕猎训练,两个猞猁哥哥跑过来跟妹妹贴贴,要跟它一起玩。
小金把小麂的皮撕开,让三个小家伙吃了一些后,又把猎物拖到金雅面前让它吃。
自己则趴到最低的一根树枝上,替母子们警惕周围。
针对金雅崽的基础研究进行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是长期观察和定期抽血采集生物样本进行检测。
既然发现了欧亚猞猁和金猫有可能有自然交合并成功繁育后代,那么自然界里还会不会有他们没有发现的繁育个体?
有些时候,他们很难从肉眼观察中得到结果,比如父系或母系基因占比更多,那么显露的特征也更偏向占主导的一方。
有些时候人类觉得看到的动物是XX,但又有xxx的特征,很难说其是否具有这两种动物的基因,不进行检测完全确定不了。
可也没法全部弄来检测,毕竟野生动物个体,你知道人家父母是谁?又不是谁都像金雅崽一样,明确的知道它父母就是猞猁金雅和金猫小金。
总之,关于生命基因这个问题,能研究的太多,研究无法进行下去的也不少。
你问有没有可能哪一天,猞猁和金猫的后代,就如同加拿大猞猁和短尾猫的后代一样不那么稀罕了,也不是没可能。毕竟人类的活动影响太大,动物们的领地被迫缩减甚至碎片化。
几百万年前它们可能因为生活在不同地方而分化成不同种属,谁也不敢肯定,它们会不会因为领地、气候等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重新结合,进化出更适合目前环境的新的种属来。
陈影拿着手机找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三只幼崽在林间扑腾玩耍,金雅有一口没一口的撕扯小麂的肉,偶尔还张嘴打个哈欠,一副吃饱就犯困的样子。
最先发现陈影的当然是小金,不过它没有动弹,只悠闲的把尾巴垂下来,挡在陈影的必经之路上。
撸了一把猫尾巴,陈影走过来挨着金雅坐下。
他前几天结婚去了,差不多有两周没有看到金雅,心里念得不行,那边婚礼办完,该走的流程走完,就拉着刀美华回了甲木沟。
天气渐渐冷起来了,对小崽来说,考验也即将到来。
作为猞猁是不惧怕甲木沟的冬天的,天气微冷,反而是金雅感觉最舒服的时候。
可对于金猫来说,天冷就不想动,除了必要的捕猎外,它们通常选择窝在树洞里睡大觉。
现在的问题是,小金其实也没有实际的在野外过冬的经验,它从北救助回来后,冬天一直待在甲木沟急救站。这里有专属它和金雅的猫窝。
而且金雅的长毛和微热的体温刚好可以帮它抵挡严寒,所以小金从未觉得冬天难过。
而大金那家伙在冬天的时候,会下到海拔更低的地方,或者靠近人类聚居地的地方,找一个树洞过冬。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到底是要训练金雅崽在野外过冬的能力呢,还是跟它父母一样,在急救站内给它布置一个温暖的房间度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