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靠这么近还是第一次见到。
菲氏叶猴树栖性强,单雄多雌的家族组成,一般是5-15只左右的成员数量。
这个小家庭不大,目测连成年后带小猴子,也就六七只的样子。
它们虽然靠近芭蕉林生活,但并不怎么吃芭蕉,最喜欢的是刚长出来的嫩叶。
绕着村寨走了一圈,猫狗鸡鸭和常见的野生动物看到不少,却没有发现豹猫或疑似豹猫的渔猫的踪迹。
“陈老师,你确定是在我们村附近发现的吗?”陪着他转了几个小时的两位小姐姐表情有点严肃,她俩一边跟陈影确定消息,一边拿出手机给自己相熟的朋友打电话。
说的本地话,陈影听不太懂,不过看表情就知道没啥好消息。
“我问了我妈妈,她说村里没看到外来的猫。”
跟其他民族差不多,村寨里都有自己的消息集散中心,打电话的这位小姐姐的妈妈就是八卦团的一员。
陈影也没太过失望,本来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来的,没找到也在预料之中。
刚打算跟两位小姐姐告辞,就看到一群孩子骑着车回来了。
“姐姐,姐姐,给我拿条鱼,我要去喂猫。”
一个小女孩骑着自行车冲到打电话的小姐姐面前,“姐姐,我们学校的那只母猫生崽崽了,就在我们教室后面的草丛里面,我看了,生了三只!”
她还掏出手机显摆给她姐姐看。
陈影下意识的瞥了一眼,随即瞪大眼睛,脑袋也凑了过去。
照片里的猫粗一看跟豹猫没啥两样,因为草叶和灌木遮挡的缘故,它的外貌特征看不太清楚,可身上的花纹不会错,就是豹猫属的标志豹纹。
“陈老师,是这个吗?”
小女孩看到她姐姐把自己手机接过去,给了一个陌生叔叔,小脸顿时绷紧,一眨不眨的看着陈影的手,生怕是个抢她手机的坏蛋。
“看样子很像。”陈影拿着手机横看竖看,最后把手机还给小女孩,“小妹妹可以带我过去看看吗?这可能是一只很罕见的渔猫,是我们科研队寻找的目标对象之一。”
听到是科研队,小女孩顿时猛点头,“没问题,我载你去!”
看了下这个比儿童自行车大不了多少的单车,陈影连忙摆手,正想问能不能走着去,就被旁边小姐姐拍了下胳膊。
“陈老师,我家有电动车,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开过来。”
二十分钟后,陈影和被通知来的两个小队在村小门口汇合。
学校领导也接到了电话,专门安排校保安把那一片围起来不让学生过去。
其实学生们也挺自觉的,最多就在楼上看看,没有跑去打搅刚生了崽崽的猫妈妈。
“这只猫是我们食堂大师傅平时在管,它大部分时间都吃鱼,偶尔会吃点鸡肉什么的。”
村小就靠着树林,再往外七八百米就是一个池塘,池塘的另一端连通了南腊河的一条小支流。
这只猫偶尔也会顺着池塘边去河里捕鱼,估计前段时间就是它去河边捕鱼被拍到了。
谁也没想到它的居住地居然是在村小旁边,明明这种生物是很怕嘈杂环境和人类的,所以科考小队考虑了方方面面,都没把目光投向学校这里。
陈影独自一人进入那片灌木丛,想要设法靠近那只刚生产的猫妈妈,确定下它到底是只什么猫。
然而过去之后,陈影发现这只猫妈妈的状态似乎不太对劲,它身下已经有三只小猫崽了,可肚子看上去还有点大,而且猫妈妈很烦躁的在窝里扭来扭去,时不时舔下PP的位置,看样子是还没有生产完?
通常情况下,渔猫每胎产子2-3只,偶有四只的情况,多数是发生在人类圈养情况下。
可现在这只猫已经生了三只了,再生一只,对猫妈妈来说负担不是多一只这么简单。
原本陈影还想着,如果可以的话,想让这只渔猫妈妈当残疾小猫的养母,可现在……他脸皮再厚也说不出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