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向全国推广。
打也打不得,劝也劝不好,上级指定?
显然那位姓韦的小姓村民就是典型下场,将来会被两大家族针对,寸步难行,甚至小家庭都要保不住。
那咋办泥?
林三七脑子里开始在想二十四史当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和解决方法。
德意志有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纵观世界人类发展史,发现无论朝代更迭、经济发展等活动都在不断的重复过去。
历史总是不断地重复。
那林三七肯定也能从中找到解决方法,想了一会儿,林三七突然眼前一亮。
汉武帝的时候就玩过一个阳谋:推恩令。
推恩令就是更改了一些继承制,原本诸侯王的财产和封地只能由长子一个人继承。
现在汉武帝规定长子、次子、三子都可以共同继承,也就是“以大划小“,原本10人一体,在推恩令的加持下,变成5人一体或者三人一体。
具体到赤脚医生选举难题,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破局。
你们不是争一个赤脚医生岗位吗?那我现在给你设两个赤脚医生,一家一个,这样你们总服气了吧?
关键这方法可以向全国推广,兵不血刃分化矛盾。
有些小兴奋地林三七止住了金县长的骂娘,对两个村长说道:
“万村长、卜副村长,既然你们谁都想要这个赤脚医生岗位,那现在我作主,将这个岗位为一分为二。
即你们邑旺村成立两个村卫生室,拥有两个赤脚医生。你们一姓一个,这样算不算公平合理?
其他政策都一样,只是这个补贴同样需要一分为二,也就是5元一个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万来成和卜良互看了一眼,两人都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
金县长反应最快,悄悄给林三七竖了一个大拇指:
“林部长,高,实在是高,这样在不加大国家投入的前提下,又解决了农村一个尖锐的矛盾,实在是太高了。”
林三七也喜欢听马屁声,笑呵呵回道: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优点,赤脚医生最终要靠医术吃饭的,一个村两个赤脚医生,这样双方就有了竞争,医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才能提高。
如果一个赤脚医生水平高,另一个赤脚医生水平低,病人都会用脚投票的,谁水平高,谁的业务更好,拿到手的收入也越高,这就是良性循环。
至于说病人会不会去敌家卫生室看病,这个根本不用愁,人都快病死了,还管医生是亲人还是敌人,先去看了再说呗。”
金县长却找到了一个漏洞,提醒道:
“林部长,如果有个别赤脚医生就是不给敌对一方的村民瞧病,眼看着病人死怎么办?”
林三七轻哼了一声:
“怎么办?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既然你拿了我的补贴,在我们的指导和培训下当了这个赤脚医生,那你就要按医生的道德标准和职业要求来。
如果出现拒诊导致病人伤残,或者加剧病情的,直接开除赤脚医生,永不录用。如果导致病人死亡的,抓起来劳改,真当国法是摆设?”
这时候万来成和卜良也已经想好了,于是纷纷点头道:
“行,就按领导的意思办,我们一家领一个村卫生室。”
林三七心想本来就是偏远农村,条件落后,一个和尚都不一定有水喝。
现在来两个和尚,恐怕谁都喝不到水。
“行,既然你们决定了,那你们两姓各自去准备村卫生室的场所,一周后去县城进行培训。现在我们先去看看你们选定的村卫生室。”
林三七不关心村里的狗屁倒灶事情。
有人说六七十年代的农民非常纯朴,那都是电影看多了,没有比这个年代的人更坏了,多少不忍言之事就发生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年代。
万家人的村卫生室就安排在万其华家里。
万其华家有五间泥房,刚好有一间空出来,而且他家门前就是一条土路,村民们来来往往都人露过。
泥房内部空间大约是30平米左右,这时候的农村也不讲究宅基地规划,谁占住就算是谁的,大家都往大了造。
林三七看了一下环境,心想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
“房子面积可以,就是要准备一些家具,另外再打造一些输液工具。万其华,不是当上这个赤脚医生就万事大吉了,咱们这一行,到底要靠医术吃饭的。”
万其华是个20岁的小伙子,面相比较老实: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万父这时候有些不好意思问道:
“领导,真的一个月有5元补贴好拿?以后有没有转正?”
林三七呵呵笑道:
“转正也不是
第941章 用推恩令来破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