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懒汉。
像我们以前在农村种地,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反正你拼命种地,足劳力就拿10个工分。
有人偷偷坐在玉米地里,偷懒聊天扎姘头,放工了还是10个工分,那谁还愿意干活?
本来粮食就不够吃,这么一搞,粮食产量更低了,不是村里一个人两个人努力有用的。
尤其是我们去了香江,再看看那边的政策,至少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继续吃大锅饭,而是应该把田地分给农民。
农民有了自己的地,勤劳的人多打粮食,懒惰的人少打粮食,这样农民才会有积极性,整天扑在田里,像珍惜自己孩子一样珍惜自己的土地。
有了粮食才能吃饱饭,老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林三七点点头,欣慰地看了一眼这个保安头目:
“老王,行啊,看来去香江这几年,你的眼界和格局也算是打开了。可惜呀,你所说的分田到户,起码还要,还要多少年来着?”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徽省小岗村18位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
上面写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几人一边走,一边聊着天,走到中午,林三七已经累得不想动了,一屁股坐在路边的石头上:
“王晋,这还有多久啊?”
王晋背着一个大包,乐呵呵道:“老板,快了快了,再走大约3小时就到了。”
林三七一听吐血了:“妈呀,我都已经走了5小时了,还要再走3小时,你们老家这是天涯海角吗?”
年龄最小的黄晓吉这时候从旁边跳了出来,手里抓着毒蛇:
“老板,看这是啥?好东西啊,白头蝰,过会儿我们烤着吃,味道鲜美极了。我在香江就馋这口。”
林三七看着毒蛇盘绕着黄晓吉的手臂上,吓得瞬间跳开去了:
“扔掉扔掉,无量天尊,你们怎么能杀生呢。”
黄晓吉嘿嘿笑道:“老板,你是怕蛇吧?”
哈哈哈~~~
众人都大笑了起来。
林三七这次带来的10个退休兵都是同村的,当年以王晋为守一起报名去了香江,一起游过后海湾,也是第一批跟随林三七的人。
对林三七最忠诚,林三七对他们也最宽容。
第935章 退伍兵衣锦还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