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黑名单,不再供药,到时不要说我们宝安县无情。”
金县长一听,猛得一拍桌子:
“林部长,那还说啥,咱们马上试点,马上开始这个这个什么,赤脚医生培训工作。你放心,我代表县W县府,坚持拥护这个新政策。”
这时候单院长却摩挲着下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林部长,咱们不说远的,就说我们县医院吧,为什么规模这么小?除了缺药外,最主要的就是缺少医生,因为收入不稳定,不保证。
反过来,如果村村都要有赤脚医生,那这批赤脚医生的收入如何保证?毕竟是人都要吃饭,总不能一边饿肚子,一边给人治病吧?”
金县长也冷静下来,随后有些害怕了。
200多个村,那就有200多名赤脚医生,再加上25个公社卫生院,哪怕一个公社3名医生,那也是75人。
这样加起来,县里差不多要承担300个医务人员的工资,这是安都这个贫困县不能承受之重。
林三七对于单院长的这个疑问,早就有了解决方案。
“赤脚医生的收入分为三块,金县长你放心,绝对不会让你们地方政府增加负担。
但是反过来,如果赤脚医生的收入提高了,你们地方政府也不允许找各种理由拿走他们的辛苦钱。”
金县长眨眨眼,“林部长,怎么分为三部分?”
林三七数着手指说道:
“第一,赤脚医生看病不是免费的,每个农民要付5分钱挂号费,所有药品都允许加价15%出售,也就是说,赚来的钱不管多少,都属于赤脚医生个人。
第二个,针对村中条件较差,村民较少的村庄,赤脚医生采取‘半工半医’模式,一边可以继续下田种地拿工分,闲暇时给人治病。”
其实原本历史上,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医疗合作社’的模式是:
每年,每位村民交几毛钱,平时看病的时候只要拿出少量挂号费,药品是可以白拿的。
但这样做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赤脚医生做多做少一个样,没有工作积极性,其实病人多了,赤脚医生还要亏本。
而按林三七的模式,病人越多,赤脚医生的收入就越高,最大限度激发赤脚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赤脚医生在农村里收入成为最高的一批人,是不是可以激励更多有文化的青年争着去当赤脚医生?
这才是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至于第三块收入,我们宝安县决定,每个赤脚医生一年可以拿到120元的补贴,这笔钱暂时由我们宝安县财政承担。先补贴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