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31章 突击视察县医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里面有几把竹椅子,一张估计会摇晃的木书桌。

    单院长亲自泡了几杯茶过来:

    “林院长,这是我们自己家里摘的野茶叶,乡下地方没有好东西,您请喝茶。”

    林三七不以为意,条件更艰苦的三年自然灾害他都经历过,没有比那时候更苦的事情了。

    “单院长,刚刚你治疗的病人是什么情况?”

    单光明坐直身子,认真回答道:

    “那病人呀?是县城以东30里的龙湾乡人,病人昨天上山种地,从山上摔下来,肋骨和前臂都骨折了,伤势还是比较重的。

    因为病人今年才29岁,是家中的壮劳力,所以家里人凑了点钱,送到了我们县医院。如果是其他人,一般是不会送到县里来的。”

    林三七小小吃了一惊:

    “咦,你的意思是,壮劳力才有资格看病,普通的老弱病残有病是不治的?”

    单光明苦笑着点点头:

    “虽然说出去很残酷,但事情就是如此,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死了就死了,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

    就像这个骨折病人,挂号费是2毛钱,虽然用的都是中草药,但几个疗程下来,加起来药费也要5块钱。

    这点钱对城里人来说也就是三只鸡的价格,普通工人一个月30元,5元钱并不是什么巨款。

    可是对山里人来说,他们一年到头赚的工分,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看病啊。5元钱,可以说99%的农民都拿不出来。”

    林三七心里盘算了一下,心想六十年代,果然是北方比南方要富一些。

    像昌平县的农民,5元钱,一般的家庭还是拿得出来的。

    甚至逢年过节,还能进到京城里面去买点东西,除开三年时期,平时饭还是吃得上的,并没有饿死人的情况。

    但在西广省的农村,穷就是彻底的穷,连饭都吃不饱的穷,饿死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种情况在浙南、胡建、粤东地区也非常普遍,也恰恰是这些地方往往都成为了侨乡,老百姓只能背井离乡去外国讨生活。

    归根到底,还是田太少。

    像安都县人均耕地0.5亩,再加上石灰岩土地太贫瘠,粮食产量非常低,没办法养活更多人。

    林三七看向了身边的王晋,问道:

    “老王,你就是安都县出来的,你说说你老家的情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