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什么样的好药都有。
同时,财政也没有负担,因为卫生院和赤脚医生们都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不需要上级拨款。
但这个政策也有一个大弊端。
那就是乡村医生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药物滥用情况比比皆是,农民的药费因为没有地方报销,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当突出。
林三七的办法就是将两种乡村医疗政策融合一下,取一个折中方案。
不完美,但短期够用。
像临童县西杨村那个皮肤感染的小男孩,一个小小擦伤差点丧命,这种悲剧不要再发生。
李部长沉思了半天,越来越觉得林三七提出的赤脚医生计划是有可操作性的。
女人嘛,比较细心,于是老太太又问道:
“那赤脚医生的药品来源怎么解决?现在的运输非常不容易,偏远地区可能进趟城都要走上几天,这些地区的赤脚医生如何能拿到药品?”
林三七想了一下,又结合几十年后的经验回道:
“这个也好办,我们要改变供销社采购、销售药品的模式,供销社太忙了,当年我在首都中医院的时候干采购员,都需要自己去外地采购药品。
就是因为供销社忙不过来,李部长你可以算算,全国所有医院药品都要自己采购,这造成的人力和物力浪费有多大?
所以我建议我们可以在每个县成立一家医药公司,专门从事药品生产、采购、销售工作,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
赤脚医生需要的药品,可以向医药公司买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赤脚医生需要用什么药,多少量,这个由赤脚医生自己掌握。”
李部长突然又有些为难道:
“你所说的成立医药公司的模式不错,但还有一个问题,咱们现在国内没有那么多药厂,你们宝安县制药厂能不能供应全国几百万个村药物使用?”
林三七听了差点吐血。
在六十年代想做点事情太难了,要啥没啥,一穷二白。
自己提出一个新的建议,就会有无数个困难摆到你面前。
自己明明是一个医生,在会看病的同时,还要会制药,还要解决全国卫生系统的经费,现在连药厂都要自己搞?
“李部长,咱们卫生系统这么多干部职工,你不能尽逮着我一只羊薅啊。药厂的事情哪里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那要你们这些卫生领导何用?”
老太太被林三七埋怨几句,多少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啊呀,三七
第898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