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朝堂之上,实在不难不让人多想。”
    朱怡焕说到这里,走到了高演身边,接着又说道:
    “这不由得让人开始怀疑高大人真正的目的,借着一个还未坐实的案子,去抨击议政皇孙制度,试图取消议政皇孙制度,其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真的是为了大明江山吗?”
    “我想真正为了大明江山之人,是不会以冤假错案为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吧?”
    朱怡焕说到这里,高演不由的抖了一下。
    朱怡焕向老皇帝拱手继续说道:“至于百官所请的废除议政皇孙制度,早立储君一事,回禀皇上,皇孙确实不便发言。”
    “但皇孙想说,江山是大明的江山但也是皇上的江山,当今能做到真正视江山为己出的只有皇上。”
    “所以一切事务应当由皇上定夺,我们下面的人根本不存在争或不争,储君之位说起根本还是皇上想定就定,不想定就不定。”
    “皇上暂时未定储君,那便是还未有让皇上安心的人才出现。”
    “皇上都愿意等,诸位大人怎么就等不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才出现时皇上自会定下,用不着诸位操心。”
    朱怡焕说完抬头观察着老皇帝的表情,来推测自己这段发言的得分。
    自己刚刚的这段发言,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自己先表明了媚娘一案不怕查也与自己无关又踩了一脚本就不干净的高演,最后储君一事,朱怡焕口上说的不便发言,但句句都是支持皇上的决定,而皇上的决定很明显就是继续议政皇孙制度。
    “这朱怡焕,确实如传闻中所说,聪慧了很多啊。”有大臣小声说道。
    “还是开窍的太晚,江山大事,结局早就定下。”另一个大臣应道。
    “是啊,开窍的太晚,还不如一直傻下去,这样的表现,会害了他。”
    龙椅之上老皇帝朱慈烜果然颇为满意的点点头。
    议政皇孙上朝前一天被指当街杀人,上朝当天就有大臣跳出来指责发难,并借此逼宫,这一套操作太过幼稚,老皇帝一开始就没有相信。
    老皇帝淡淡的不知道对谁说道:“人啊
第三十六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