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厚厚的地毯,脚步声被完全吸收,两侧墙上挂着邵氏黄金年代经典电影的巨幅剧照和获奖证书,无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邵爵士步伐稳健,带着程学民来到一间书房门前。
推开厚重的实木门,一股书卷气和淡淡雪茄烟味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书房极其宽敞,两面墙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书籍和文件盒。
另一面是巨大的落地窗,窗外是漆黑的海面,和远处九龙半岛的璀璨灯火,宛如一幅动态的油画。
房间中央是一组深褐色真皮沙发,中间围着一张巨大的红木茶几,上面摆放着精致的紫砂茶具,和一支未点燃的古巴雪茄。
“坐,程先生,不必拘束。”邵爵士指了指沙发,自己则在主位坐下,拿起雪茄剪,熟练地修剪茄帽。
他的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种历经风雨后的平静力量。
程学民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自然地放在膝上,目光坦诚地迎向邵爵士。
书房隔音极好,露台的喧闹被彻底隔绝,只剩下窗外隐约的海浪声和雪茄剪清脆的“咔嚓”声。
邵爵士点燃雪茄,深深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灰白色的烟雾,目光透过烟雾审视着程学民,开口道:
“程先生,今天请你来,抛开外面的虚礼,是想听听你的真话。”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你在报纸上那些话,虽然尖锐,但有些地方,戳到了痛处。特别是关于《银翼杀手》的……判断。”
程学民没有回避,点了点头:“邵爵士,我说话直,得罪之处,请您海涵。
关于《银翼杀手》,我并非凭空臆测。好莱坞的科幻片市场,看似开放,实则壁垒森严。
它有一套成熟的工业体系和固有的审美范式。
外来资本,尤其是来自东方的资本,想单纯用钱砸开一个口子,并掌握话语权,难度极大。
他们需要的是投资者的钱,但未必真心接受投资者的想法。”
邵爵士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沙发扶手,眼神深邃。
他没有反驳,而是问道:“那你认为,出路在哪里?香江电影,难道就只能困守这六百万人的市场?”
“出路在于换一种方式参与游戏。”程学民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具活力,“不是带着钱去好莱坞祈求合作,而是用我们自己的创意,我们理解的普世价值,制作出能打动国际观众的作品。
然后,拿着成品去敲开他们市场的大门。不是去适应他们的规则,而是让他们看到我们规则下的精品。”
邵爵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哦?听起来,程先生已经有计划了?”
“不敢说计划,只是一个尝试。”程学民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薄薄的,用牛皮纸袋装着的文件提纲,双手递给邵爵士,说道:
“邵爵士,这是我正在筹备的一个新本子,暂定名《救赎》。背景设定在二战时期的香江,讲述不同国籍、背景的人在极端环境下,关于人性、生存和希望的故事。”
邵爵士接过文件,没有立刻翻开,而是掂量了一下,问道:“目标市场?”
“欧美主流市场,以及国际电影节。”程学民回答得清晰明确,“全部采用外籍演员,英语对白,但内核是东方的叙事哲学,关注的是人类共通的命题。”
邵爵士终于翻开文件,快速浏览着提纲和部分人物设定。
他的阅读速度很快,但关键处会停顿片刻。
书房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雪茄偶尔燃烧的细微噼啪声。
程学民耐心等待着,端起茶几上早已沏好的温茶,轻轻呷了一口。
过了约莫十分钟,邵爵士合上文件,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程学民:
“题材有潜力。但全部用外籍演员,制作成本不低。你预算多少?”
程学民放下茶杯,平静地吐出一个数字:“初步预算,两百万美金。”
饶是邵爵士见惯大风大浪,听到这个数字,眉梢也忍不住剧烈地跳动了一下。
他身体微微前倾,盯着程学民,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确认:“多少?两百万?美金?”
“是的,两百万美金。”程学民语气肯定,没有丝毫犹豫,“这包括了从前期筹备、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部费用。”
邵爵士靠回沙发背,深吸了一口雪茄,缓缓吐出烟圈,仿佛在消化这个数字带来的冲击。
他投资《银翼杀手》,两千万美金砸下去,几乎血本无归。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想用十分之一的资金,去撬动同一个市场?
这特么是他听错了,还是这个年轻人太疯狂了!
两百万美金,够干嘛的?
你丫的刚刚还说全部用外籍演员,可你知道光一个稍微有点名声的好莱坞外围演员,是个什么出场片酬吗?
毫不客气的说!
就这两百万美金的投入,连男女主演你都请不来!
就更别说制片一部成片了!
……
求月票求全订,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