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41章 意外的邀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以上都与芯片制造业有关。

    陆阳听完了以后,用钢笔在纸上把刚刚这些他读到的名词,全部都写下来,然后用一条红线把它们串联起来,最后总算脑子里面有了一个清晰的脉搏。

    这位李先龙约自己,应该也是冲着拉拢自己,想让自己到星加坡来投资建造晶圆厂。

    那自己要不要答应呢?

    在星加坡投资建造晶圆厂,对自己事业的帮助,是有益?还是无益?相比较在国内建厂有哪些优势?

    以上……

    这些都是需要深度考虑的问题。

    世纪芯。

    世纪集团花了三年时间,每年都砸了公司营收的至少三成,来尽全力打造它。

    前前后后少说砸了10亿出头。

    这可是改革开放10年,90年代初期的十几个亿,在这个人力资源成本年平均工资不超过300元的年代,敢花10个亿用来搞研发,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好在最终结果喜人,没有白白浪费这一笔研发资金,在以刘光南团队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艰苦奋斗下,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深更半夜还在加班,突破0~1,成功打造出了一款能够应用于VCD内部的Mpeg格式视频解码芯片。

    虽然就芯片本身的设计框架而言,可能也确实不如国外的那些老牌大厂目前所准备推出或者已经推出的先进Mpeg格式视频解码芯片。

    但实际差距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世纪集团自己旗下的世纪芯,只能应用于世纪集团自己品牌下的那些基础款的VCD上面呢?

    为什么升级款,还有旗舰款,全部都还是和以前一样,必须得是采用那些昂贵的进口芯片呢?

    问题就出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对内地的技术封锁上。

    打个比方,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工艺,精准度大概能做到2.0微米,而国外的半导体工艺,绝大部分的晶圆厂,已经能够流片八英寸晶圆,刻蚀0.5μm~0.35μm的芯片工艺,压根就不是一个精密度等级。

    世纪芯除非放在国外代工,把命门交给国外这些有能力生产八英寸晶圆,刻蚀0.5μm~0.35μm的芯片工厂,放在国内制造,那它的极限也就是精确度2.0μm的一枚粗制滥造的芯片,至少整个90年代的大环境都几乎是如此。

    没办法,一家高精密度晶圆厂的投产,它涉及到了很多方方面面的绝对半导体先进技术,如超纯水系统,超洁净的化学气体供应,无尘环境,比医院手术室要求高千倍,建造和维护一个巨大的,振动受控的,温湿度恒定的洁净室。

    倘若以上这些基础配套都达成,那么重头戏来了。

    一家标准的晶圆厂,它需要至少10台不同类型的光刻机设备,例如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化学机械抛光等……

    按照每一台光刻机的高清密度不同,市场价格由500万美金至1000万美金不等,这些10台光刻机,大概至少需要花一亿美金出头。

    关键有价无市。

    拿着这笔钱,你要在大陆办厂,严格到苛刻的西方国家对内地的技术封锁,会导致你根本就买不到高精密度2.0μm以上的光刻机……

    以上。

    可如果……

    把晶圆厂投资建在星加坡呢?

    那么是否就能绕开以上的这些所谓的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呢?

    这是个问题。

    需要好好来研讨一番。

    另外根据现有资料,目前的星加坡正在致力打造国家电子产业园,晶圆制造园区,正努力完善半导体的配套设施所需工厂集群,目前像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等多家国际巨头,都在星加坡设立了8英寸晶圆厂,每家的投资都在十亿美元级别。

    这些投资不仅是企业行为,也体现了星加坡整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决心,说明国际上也已经认可了星加坡的投资环境,充分说明了它的半导体的配套设施上能够达成一家八英寸晶圆厂的日常生产所需,如果能够在这里也建一座由世纪集团自己投资的晶圆厂,是否也意味着公司在芯片领域上的新的里程碑?

    “技术封堵……”

    “那我就来个弯道超车。”

    “看看

第741章 意外的邀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