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四六章 有点过于顺利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了。

    田沼意次的政敌们,本来都觉得最起码的等到将军去世后,就能够痛快的收拾掉田沼意次了。

    但是田沼傍上大明的支持之后,就算是将军的换代也没办法直接罢免他了。

    主要事务谈妥之后,费淳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大明皇帝圣旨,象征性的向德川家治为首的日本官员宣旨。

    圣旨的大概意思,就是设立日本招抚使职务,同时要求日本国王放开出入限制。

    然后按照朱简烜的要求,让德川家治现场直接下令执行。

    同时使用日本国王和征夷大将军的身份签署,并在将日本国王的印章放在征夷大将军的前面。

    寓意为征夷大将军是日本国王的另一层身份。

    大明与藩属国之间的事情,不需要签署西方形式的协议。

    通常是由大明皇帝下达相关的圣旨,以及国王接受命令后在本国下达的令旨。

    这样两份旨意结合起来,就是无可置疑的圣命了。

    郑瑞安和沈初两人担任署理日本招抚使,带领其他代表和船队留在日本沿海,正式开始招募日本的浪人武士。

    不一定要求本身拥有正式的武士身份。

    只要本人年轻力壮,且能够认识字,就可以入选,但最好还是自带武器的武士。

    田沼意次在官方层面积极主动的配合,郑瑞安用郑家在日本民间积累的人脉,负责偶尔的翻译沟通和筛查事务。

    日本地方的封建领主们也没有阻挠,基本上都是相对配合的态度。

    朱简烜要求日本对大明开国,肯定能够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会损害日本传统封建地主的利益。

    但这属于钝刀子割肉,是属于未来的威胁。

    但是朱简烜在日本招募浪人武士,是将日本国内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带走,却又有有利于封建地主维持统治。

    这又是眼前能够直接见效的事情。

    因为持续两年的天命饥荒,日本国内的压力非常大,随时都可能爆发民乱。

    普通农民造反,日本的封建主们并不怎么害怕。

    因为日本全面实质性的分封,让日本的农民造反也很难形成规模。

    这些农民本来就没有武器,再把能够当造反首脑的浪人运出去,他们也就没有了组织。

    留下农民,饥荒过后还能让他们继续干活,属于最佳选择了。

    封建主们现在当然不会反对。

    至于浪人自己,本来就几乎一无所有了。

    成为大明亲王旗本的机会,哪怕是成功率非常民渺茫,也值得他们去搏一搏。

    最起码入选就管吃了,暂时不需要再为生计发愁了。

    甚至有些有些家境还行的武士家族,也让未来可能会养不起的庶子去报名了。

    就算是家境无忧的家族,也有些把这件事情当成了机会。

    不少人选择了类似田沼意明的计划,安排了自己的子孙带着家臣去报名。

    所以大明吴王在日本招募武士的过程颇为顺利。

    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陆续招募到了两万名武士,以及两万多拥有类似武士能力的青壮

第一四六章 有点过于顺利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