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是人才流失严重。魏文侯时举贤任能,不看出身,魏武侯之后魏国又开始重用宗室,布衣在魏国不好混。看看魏国先后流失了多少人才,吴起入楚、商鞅入秦、孙膑入齐,还有公孙衍和张仪,本来都是魏国人,后来选择到秦国发展。
种种原因吧,在乱世里霸业本来就不可能长久,魏国保持了百来年算是很不错了。魏惠王死后,其子继位,号魏襄王。
趁新王上台,公孙衍加大了合纵计划宣传力度,齐楚大力支持,施压魏国驱逐张仪,楚怀王还批评张仪是个不忠不信的小人。魏襄王想从秦国手里夺回失地,想恢复合纵,便顺应齐楚,把张仪炒了鱿鱼。张仪被魏襄王开除后回到了秦国,虽然这两年的卧底行动没什么成效,秦惠文王也不怪张仪,还是让他继续担任相国。
张仪走后,一个楚国使者来到魏国给公孙衍出谋划策,他就是陈轸。陈轸不是秦国使者吗,怎么又去楚国了。原来张仪和陈轸一起在秦国当官的时候,两个人相互争权。张仪还在秦惠文王面前诽谤陈轸,说他是楚国的卧底,秦惠文王没有相信。不过随着张仪逐渐上位,陈轸果然去了楚国当官。楚怀王很看好陈轸,经常让他开展外交活动。
公元前319年,楚怀王派陈轸出使秦国,陈轸在半道先去找了公孙
卷六:战国 第三十章 新一轮的合纵联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