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吉射、中行寅的手下籍秦、高强从朝歌突围,到两家旧地召集了一波人马,发动反击,齐景公则怂恿了郑献公出兵,攻打赵氏的封地,但都被赵鞅击退。混战的初期,赵鞅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接下来的形势将更加凶险。
公元前494年,赵鞅再次对邯郸、朝歌发起进攻,齐景公给郑国调去了一大批粮食和人马,由郑国人带队驰援与叛军汇合。赵鞅部队与敌人在戚邑(今河南省濮阳境内)相遇,展开大战。
由于郑国的增援,赵鞅的兵力不如对方,士兵们都很担忧。赵鞅发表了战前演讲提振士气,随后又在战斗中一马当先奋勇杀敌,士兵们看主帅这么拼命,纷纷浴血奋战,郑国军队败退,这场战役史称铁之战,晋军以少胜多。
铁之战结束不久,智跞病死了,赵鞅从中军佐升任中军将,成为了执政正卿。智跞的接任者能力平庸,韩家和魏家奉赵鞅为老大,此时已经没有人能制衡赵鞅了。赵鞅集大权于一身,开始了长达17年的专权统治。
次年,赵鞅再次集结军队,攻打朝歌,中行寅突围而出,逃往邯郸。范吉射在朝歌独木难支,齐景公便联合了卫国,发兵救援朝歌。赵鞅看到齐、卫联军来救,于是转而猛攻邯郸,两个月后,邯郸被破,中行
卷五:春秋 第七十三章 春秋到此终结-->>(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