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春秋 第六十六章 膨胀的代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楚昭王还在,申包胥燃起了复国的希望。现在靠楚国自己是没有能力了,申包胥只好去找外援,几个大国里,晋国是老对手不靠谱,齐国太远,只有秦国可以依靠了,秦国国君秦哀公又是楚昭王的外公,申包胥相信他不会见死不救。

    申包胥信心满满地到秦国求救,但是碰壁了,秦哀公没有答应救援。申包胥没有放弃,在秦王殿外日夜痛哭,整整哭了七天,最终打动了秦哀公,秦哀公还给他作了一首诗《无衣》,就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那首。楚国毕竟是盟友,楚昭王又是外孙,秦哀公同意发兵,派子蒲、子虎率兵车五百乘前往楚国救援。

    吴国君臣上下在楚国享受了好几个月,得知秦国发兵来救援,阖闾安排夫概前往御敌。秦国这边联合了散落各地的楚兵组成联军,和夫概的军队在沂地(今河南信阳境内)相遇。子蒲有点忌惮凶猛的吴国人,就说:“我不知道吴军的战术,你们先上我观察观察。”便让楚军先和吴军作战。

    国破家亡,楚军此时是满腔的仇恨,士气高涨,虽然秦国人让自己先去卖命,但这时候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只能冲锋杀敌。再看吴军这方,享乐了这么长时间,军队涣散了,不是当初那只所向披靡的军队了。双方交战,吴军大败,夫概撤退。秦楚联军乘胜追击,顺手灭掉了帮助吴国的唐国。

    这时候吴国老家又出事了,越国趁着吴国大军在楚,国内空虚,发兵入侵吴国。在楚国战场上,秦楚联军越战越勇,

卷五:春秋 第六十六章 膨胀的代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