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春秋 第二十九章 城濮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答应楚成王如若日后两军交战,己方军队先避让九十里路。老狐狸狐偃提醒晋文公履行这个承诺,这就是“退避三舍”成语的来源。晋文公“退避三舍”一方面说话算话,一方面向后撤到自己的有利位置,缩短自己的补给路线,引诱楚军深入,一石二鸟。

    “城濮之战”一触即发,这次战争规模空前,九国参战,总人数共计二十多万。晋国方面,晋联合齐国,又用土地收买秦国,加上宋国,组成了联军。楚国方面,还有陈、蔡、郑、许四国盟军。不要觉得二十几万还少,在当时那个年代,人口本来就少,大多战争就是数万人在打来打去,这里的二十几万,已经凝聚了主要诸侯国的大部分兵力。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双方在城濮严阵以待,晋元帅先轸先发制人,他让下军佐胥臣把虎皮罩在马上,首先冲击楚军右翼的陈、蔡联军。陈、蔡联军本来战意就不强,看到晋军的战马都变成了老虎,吓得魂都没了,顿时溃不成军,楚军右翼轻松被破,可以说是:“我还没出力,你就倒下了。”

    子玉见右翼溃败,便加强对晋中军和上军的攻势。晋上军统帅狐毛竖起将、佐二面旗帜,并令二旗后退,引诱楚军。耿直的子玉觉得晋军虚了,赶紧让司马子西带着楚

卷五:春秋 第二十九章 城濮之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