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春秋 第十九章 讲义气的宋襄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家四大思想文化,因此被称之为礼仪之邦。宋国到宋襄公这里,已经是第二十代,重礼思想已经是根深蒂固,宋襄公自然而然也继承了这种思想。

    宋襄公很重礼义,他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去找老爸,说自己的庶兄目夷年龄更大,而且很仁义,要让位给他。目夷不愿意接受,说:“弟弟让国这种大仁大义,我怎么比得上。”宋襄公一再坚持,目夷为了躲避,出逃去了卫国,宋襄公才没让成功。等宋襄公继位了,目夷才回来当了相国。

    正是因为宋襄公的仁义,齐桓公觉得他非常靠谱,才把继承人公子昭托付于宋襄公,看得出来齐桓公是非常欣赏宋襄公的。

    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相互争权,齐国大乱,最后公子无亏在易牙、竖刁的帮助下上位。齐国原继承人公子昭逃往宋国,寻求帮助。

    尽管当时宋国实力弱小,本着贵族精神,宋襄公还是决定信守诺言,并向各路诸侯发出号召拥护公子昭回国复位。然而,并没有几个国家鸟宋国,只有卫国、曹国

卷五:春秋 第十九章 讲义气的宋襄公-->>(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