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要想到他有一百六十三个孙子,等他们都成婚,那曾孙……
不算不知道,一算,陈循便眼前一黑。
他之前怎么从未想过?
他惊慌的去看潘筠。
潘筠沉静地道:“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嗯,怕是用不了两代,汾阳一地的赋税就支撑不住,不得不从国库支取钱粮供养宗亲了。而庆成王不会是孤例。看得出来,大家的夜生活很单一啊。”
皇帝:……
汪皇后:……
陈循目光都忍不住一飘,倒是于谦一脸正直,道:“这的确出乎意料,但又不能阻止生育,宗禄……也不能不给。”
朱元璋当年为了防止宗室作乱,插手政治,影响嫡系的统治,做了很严密的防范。
他不许宗室子弟参加科举,不许他们从商,也不许他们随意离开封地。
无召不得离开封地,这是一个魔咒,这意味着宗室子弟一生都只能圈在一个地方种地。
哦,这是三代之后的旁系,直系宗室还是很有钱的,且能享受不少特权。
但被不断分出去的其他子嗣不一样,他们只有一部份土地。
或许是为了补偿他们,所以朱元璋给宗室子嗣规定了不少的宗禄,且不限几代。
也就是说,只要大明还存在,甭管传到十代,还是二十代,只要朱氏的族谱上有他的名字,他的确是宗室,他就能拿宗禄。
宗禄基本上可以养自己,还能养一个小家。
所以宗室子弟懒散,相当大的一部分子弟有地也不种,每日游手好闲,就等着吃宗禄。
但这是现在,再过两代,等到了明中期,国库就日渐负担不起这么大的花销。
于是,他们对待宗室子弟就会像对待现在的官员一样,能不发就不发,非得发,就发一沓宝钞应付。
到那时,基本失去生存能力的底层宗室子弟只能贫困潦倒。
大明甚至出现过底层宗室饿死,死后连埋葬的棺材都凑不齐的情况。
既然提到了这一点,不如从现在改革,毕竟,现在还不晚。
此时动手,既可以改革,又可以用上宗室学
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他糊涂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