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李李相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构建一个合理的,能够运行正常,且不会出问题的朝廷制度,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如果从无到有,自己打造一个全新的制度,一个完美无缺的制度,任谁都做不到。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先创造一个理想雏形,然后在这个雏形的基础上,一点一点添砖加瓦,然后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不断的自我更迭,自我修正。

    不过,李云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这个时代,只有他一个人有着超越整个时代的眼界和见识。

    最要命的是,这种眼界见识,没有办法传授给其他人,因为有些事情,你宣传出去,但是别人没有经历过,他们听不懂,也不会信。

    到最后,还会把你当成疯子,神经病。

    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李云一个人,没办法把现有体制抹成一片白地,然后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重建。

    所以,李云开国之后,在主体框架上,只能是继承旧周的国体,或者说继承帝制三省六部制度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上,打上一些符合自身构想,能够的的确确改造这个时代的补丁。

    因此,很多制度,李云都要想办法从各朝各代去借鉴。

    比如说李唐一朝的宗藩制度。

    撇开整个朝代不提,比较优秀的宗藩制度,其实是像清朝时期那样,让宗室们俱不就藩,都养在京城里,并且大棒子加胡萝卜,让他们没有能力造反的同时,还拥护朝廷。

    有清一朝,皇帝对宗室还是相对苛刻的,动辄就会革除爵位,甚至处死,但是有一点,清朝的爵位会被开革,但是不会除爵,比如说那些世袭罔替的王爵,当事人犯事之后,并不会把这个爵位削掉。

    而是从这一支里另外找人来,继承这个爵位。

    这一条在一定程度上,拉拢了宗室,让他们跟皇帝一条心。

    不过,不同制度适应不同的情况,满清一统天下的时候,已经是宗室一大堆了,再加上他们特有的军户制度,在李唐一朝,也就不好生搬硬套。

    比如现在,西北已经大定,但是西北距离朝廷实在是太远太远,想让西北安定,差不多需要常驻两万以上的兵力。

    这两万兵力,都需要是战兵。

    也就是,算上编外人员,人数远不止这些,总规模可能会超过十万人。

    在距离朝廷太远的情况下,想要这么多人在西北稳定的发挥职能,就只能让这些人一定程度上自治。

    那么,这其实就是旧周的藩镇。

    也就是节度使。

    章武一朝,李云有大把人可以派出去做这个“节度使”,比如说陈大,余野,乃至于钱忠,张玄等等人,李云都可以保证他们在章武一朝,不可能有任何反心。

    但是往后呢?

    就很难说了。

    所以,这个时候只能让皇子去出镇西北,哪怕李统目前没有能力统这么多兵,占个名分,将来自然而然可以接过这些兵力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李李相亲-->>(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